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huò xī fú suǒ yǐ fú xī huò suǒ fú ]
倚:倚靠;伏:隐藏。祸中有福,福中有祸。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遁名改作 [ dùn míng gǎi zuò ]
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昼伏夜行 [ zhòu fú yè xíng ]
伏:躲藏;行:赶路。白天躲藏,夜间赶路。指为避免被敌人发现所采取的秘密活动。
将噬爪缩 [ jiāng shì zhǎo suō ]
噬:咬;缩:蜷缩。野兽要扑食的时候,爪子蜷缩着。比喻在大的举动之前,总是要先潜伏收敛。
降妖除怪 [ xiáng yāo chú guài ]
降:降伏。制伏妖魔鬼怪。比喻把凶恶的敌人制伏
鼠偷狗盗 [ shǔ tōu gǒu dào ]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重山峻岭 [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
连绵起伏的高山。
辙乱旂靡 [ zhé luàn qí mí ]
形容军队溃败逃窜。同“辙乱旗靡”。
络绎不绝 [ luò yì bù jué ]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鼠盗狗窃 [ shǔ dào gǒu qiè ]
像鼠狗那样奔窜偷盗。同“鼠窃狗盗”。
伏虎降龙 [ fú hǔ jiàng lóng ]
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能战胜一切敌人和困难。
丧家之犬 [ sàng jiā zhī quǎn ]
无家可归的狗。比喻无处投奔,到处乱窜的人。
谠论侃侃 [ dǎng lùn kǎn kǎn ]
谠论:公正、正直的言论。对上敢于直言,谈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
潮涨潮落 [ cháo zhǎng cháo luò ]
比喻事情的起伏变化
辙乱旗靡 [ zhé luàn qí mǐ ]
辙:车辙;靡:倒下。车辙错乱,旗子倒下。形容军队溃败逃窜。
龙骧虎峙 [ lóng xiāng hǔ zhì ]
骧:马昂首的样子;峙:耸立。雄踞的样子
十鼠争穴 [ shí shǔ zhēng xué ]
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
伏龙凤雏 [ fú lóng fèng chú ]
伏龙:(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两人都是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谋略家,军事家。后指隐而未现的有较高学问和能耐的人。
东徙西迁 [ dōng xǐ xī qiān ]
指四处迁移,居止不定。同“东迁西徙”。
一代辞宗 [ yī dài cí zōng ]
辞宗:辞赋作者中的宗师。指一个时代为人所尊崇的文学家。
自投于地 [ zì tóu yú dì ]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抛戈弃甲 [ pāo gē qì jiǎ ]
丢掉武器,扔掉铠甲。形容军队被打得狼狈逃窜的情形。
秉节持重 [ bǐng jié chí zhòng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痛剿穷追 [ tòng jiǎo qióng zhuī ]
剿:征剿。竭尽全力剿灭追杀
曳兵之计 [ yè bīng zhī jì ]
指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成语拼音】cuàn fú
【成语解释】逃匿;隐藏。《国语·晋语二》:“ 杜原款 将死,使小臣 圉 告於 申生 ,曰:‘ 款 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於死,不能深知君之心度。弃宠求广土而窜伏焉。’” 汉 王逸 《九思·逢尤》:“走鬯罔兮乍东西,欲窜伏兮其焉如。” 三国 魏 曹植 《白鹤赋》:“伤本规之违忤,悵离羣而独处。恒窜伏以穷栖,独哀鸣而戢羽。” 宋 陆游 《与尉论捕盗书》:“此十许人,皆负重辟,相与窜伏山林中,昏夜伺便小刼。” 清 邓显鹤 《<船山遗书>目录序》:“既知事之不可为,乃退以著书。窜伏 郴 、 永 、 涟 、 邵 山中,流离困苦,一岁数徙其处。”近义词潜伏、埋伏、匿伏、潜匿、隐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