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屋而封 [ bǐ wū ér fēng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不吝珠玉 [ bù lìn zhū yù ]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三推六问 [ sān tuī liù wèn ]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 ]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养兵千日 [ yǎng bīng qiān rì ]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瞻前思后 [ zhān qián sī hòu ]
思前想后,反复思考
洒扫应对 [ sǎ sǎo yìng duì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梵呗圆音 [ fàn bei yuán yīn ]
梵:清净;呗:佛教的赞歌;圆:圆通。诵佛教经典,唱佛教赞歌,讲佛教教义。指举行法会
画荻和丸 [ huà dí huò wán ]
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同“画荻丸熊”。
分内之事 [ fèn nèi zhī shì ]
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
诲而不倦 [ huì ér bù juàn ]
诲:教诲,教导;倦:厌烦,疲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烦
物薄情厚 [ wù bó qíng hòu ]
礼物虽然很轻薄,而情谊却很深厚。
枉道速祸 [ wǎng dào sù huò ]
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利益。
惩羹吹齑 [ chéng gēng chuī jī ]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治兵振旅 [ zhì bīng zhèn lǚ ]
兵、旅:泛指军队。整训军队,振作士气
练兵秣马 [ liàn bīng mò mǎ ]
训练士兵,喂饱战马。指作好战斗准备。
弃武修文 [ qì wǔ xiū wén ]
修文:修明文教。放弃武事改习文教
诲人不倦 [ huì rén bù juàn ]
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yǎng jūn qiān rì , yòng zài yī zhāo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宦囊清苦 [ huàn náng qīng kǔ ]
指做官的人收入微薄。
讲经说法 [ jiǎng jīng shuō fǎ ]
讲传宗教经典,宣扬宗教教义。亦指引经据典地谈说议论。
口辩户说 [ kǒu biàn hù shuō ]
户:住户。口头争辩并挨户劝说。
块人独处 [ kuài rén dú chǔ ]
形容孤寂无聊的生活。
同欲相助 [ tóng yù xiāng zhù ]
指志趣、欲望相同的人互相帮助。
生聚教养 [ shēng jù jiào yǎng ]
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成语拼音】xùn jiào
【成语解释】(1).谓施教化,使顺服。《吕氏春秋·执一》:“ 吴起 曰:‘治四境之内,成训教,变习俗,使君臣有义,父子有序,子与我孰贤?’”一本作“驯教”。(2).教导;教训。《后汉书·马援传》:“及帝崩, 竇太后 临朝, 严 乃退居自守,训教子孙。”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二折:“差贫道降临凡世,训教此人。” 柳青 《铜墙铁壁》第五章:“老婆有点舍不得,他还常训教她。”(3).指谕告的文书。《普曜经·降神处胎品》:“或有説言:‘太子圣明,善制训教,端正殊妙,年幼难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