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沐三薰 [ sān mù sān xūn ]
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亦作“三沐三熏”。
至交契友 [ zhì jiāo qì yǒu ]
至:极,最;契:投合。交谊最深而又情投意合的朋友
至高无上 [ zhì gāo wú shàng ]
至:最。高到顶点,再也没有更高的了。
至意诚心 [ zhì yì chéng xīn ]
至意:诚意。诚心诚意
至心朝礼 [ zhì xīn cháo lǐ ]
至心:诚心。指诚心诚意地朝拜礼敬
至死不二 [ zhì sǐ bù èr ]
至:到。到死不改变
二三其德 [ èr sān qí dé ]
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免怀之岁 [ miǎn huái zhī suì ]
指三岁。
诚至金开 [ chéng zhì jīn kāi ]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至死不渝 [ zhì sǐ bù yú ]
至:到;渝:改变。到死都不改变。
危急存亡 [ wēi jí cún wáng ]
危险至极的紧急关头。
昏昏默默 [ hūn hūn mò mò ]
①看不见听不到的状态。指至道难见莫测。②迷糊,不知所以。
五申三令 [ wǔ shēn sān lìng ]
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当立之年 [ dāng lì zhī nián ]
指三十岁。
日长一线 [ rì cháng yī xiàn ]
指冬至以后白昼渐长。
攒三聚五 [ cuán sān jù wǔ ]
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搤臂啮指 [ è bì niè zhǐ ]
指至孝之人与父母心相感应。
至仁忘仁 [ zhì rén wàng rén ]
至仁:最大的仁德。指仁到了极点反而忘掉了仁。比喻事物到达顶点容易被忽略掉
至圣至明 [ zhì shèng zhì míng ]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白首为郎 [ bái shǒu wéi láng ]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宾至如归 [ bīn zhì rú guī ]
宾:客人;至:到;归:回到家中。客人到这里就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形容招待客人热情周到。
至圣先师 [ zhì shèng xiān shī ]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刺心裂肝 [ cì xīn liè gān ]
指悲痛至极。
至公无私 [ zhì gōng wú sī ]
至:极,最;公:无私。公正到极点,丝毫没有私心
【成语拼音】sān zhì
【成语解释】(1).三条原则;三项法则。《荀子·议兵》:“所以不受命於主有三,可杀而不可使处不完,可杀而不可使击不胜,可杀而不可使欺百姓,夫是之谓三至。” 杨倞 注:“至谓一守而不变。”《大戴礼记·主言》:“ 曾子 问:‘敢问何谓三至?’ 孔子 曰:‘至礼不让而天下治,至赏不费而天下之士説,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2).《战国策·秦策二》:“ 费 人有与 曾子 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 曾子 母曰:‘ 曾参 杀人。’ 曾子 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 曾参 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 曾参 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后以“三至”谓谣言多次传播,也会产生影响。《后汉书·班超传》:“身非 曾参 而有三至之谗,恐见疑於当时矣。” 三国 魏 曹植 《当墙欲高行》:“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语称訕上之非,律有慝名之禁,皆所以防三至之毁,重两造之明。” 明 张居正 《答司空雷古》:“幸逢英明之主,不揣绵力,欲一举而振之,乃以此致恨於羣小,流言不啻於三至矣。”(3).谓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使敌困惫。《管子·参患》:“故凡用兵之计,三惊当一至,三至当一军,三军当一战。” 石一参 今诠:“三至者,以游兵不时出入敌境,彼来则我退,彼退则我往,亟肆以疲之,多方以误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