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 [ zhōng yán nì ěr ]
逆耳:不顺耳。正直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改正缺点错误。
耳习目染 [ ěr xí mù rǎn ]
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道山学海 [ dào shān xué hǎi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嵬目鸿耳 [ wéi mù hóng ěr ]
犹言动人观听。同“嵬眼澒耳”。
穴见小儒 [ xué jiàn xiǎo rú ]
穴:洞孔;穴见:一孔之见。比喻见识浅薄鄙陋的学者
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马耳春风 [ mǎ ěr chūn fēng ]
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同“马耳东风”。
墙有耳 [ qiáng yǒu ěr ]
比喻秘密易于外泄。同“隔墙有耳”。
贫不学俭 [ pín bù xué jiǎn ]
指穷人不必学俭而不得不俭。
东风吹马耳 [ dōng fēng chuī mǎ ěr ]
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学不可以已 [ xué bù kě yǐ yǐ ]
学:求学。求学不可停止,即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学书学剑 [ xué shū xué jiàn ]
学文练武。
洗耳拱听 [ xǐ ěr gǒng tīng ]
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同“洗耳恭听”。
拭目倾耳 [ shì mù qīng ěr ]
拭目:擦了眼睛看;倾耳:侧过耳朵听。形容仔细看听
黄耳寄书 [ huáng ěr jì shū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耳为主人传递家信。指传递家信
正大高明 [ zhèng dà gāo míng ]
形容为人正直,学识高超
言提其耳 [ yán tí qí ěr ]
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惊耳骇目 [ jīng ěr hài mù ]
耳闻目见后内心震惊。
交头接耳 [ jiāo tóu jiē ěr ]
交头:头靠着头;接耳:嘴凑近耳朵。形容两个人凑近低声交谈。
倾耳而听 [ qīng ěr ér tīng ]
倾:歪,侧着。侧着耳朵仔细听。
邯郸学步 [ hán dān xué bù ]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东风射马耳 [ dōng fēng shè mǎ ěr ]
射:射出。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当耳旁风 [ dāng ěr páng fēng ]
见“当耳边风”。当做耳边吹过的风。比喻对所听的话不放在心上。
目见耳闻 [ mù jiàn ěr wén ]
指亲眼看见,亲耳听到。
褎如充耳 [ xiù rú chōng ěr ]
褎:常带笑容。面带笑容,塞耳不闻。
【成语拼音】ěr xué
【成语解释】语出《文子·道德》:“故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后因指仅凭听闻所得为耳学。《宋书·沉庆之传》:“ 庆之 厉声曰:‘众人虽见古今,不如下官耳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又尝见谓矜诞为夸毗,呼高年为富有春秋,皆耳学之过也。” 宋 朱熹 《答陈肤仲书》之一:“今人耳学,都不将心究索,难与论是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