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中不发 [ liú zhōng bù fā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青女素娥 [ qīng nǚ sù é ]
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素娥:嫦娥。指美女
白蜡明经 [ bái là míng jīng ]
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如水投石 [ rú shuǐ tóu shí ]
象水泼向石头,丝毫不入。比喻听而不闻或言无效果。
日中将昃 [ rì zhōng jiàng zè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同“日中则昃”。
取法于上,仅得乎中 [ qǔ fǎ yú shàng,jìn dé hū zhōng ]
法:标准,规范。取上等的为标准,也只能得到中等的。指做事要高标准严要求
六街三市 [ liù jiē sān shì ]
六街:唐代长安城中的六条大街;市:古代称早晨、中午、傍晚为三时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东山再起 [ dōng shān zài qǐ ]
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心迹双清 [ xīn jì shuāng qīng ]
指心地、行为高洁,没有尘俗之气。
逆天无道 [ nì tiān wú dào ]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誉满寰中 [ yù mǎn huán zhōng ]
誉:声誉;寰中:天下。好名声遍天下都知道
中正无邪 [ zhōng zhèng wú xié ]
中正:端庄正直;邪:邪僻,不正派。端庄正直,没有偏邪
中心如醉 [ zhōng xīn rú zuì ]
中心:内心。内心像喝醉了酒一样。形容忧思哀伤,不能自持
个中之人 [ gè zhōng zhī rén ]
指曾亲历其间或深明其中情理的人
眠思梦想 [ mián sī mèng xiǎng ]
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中留不报 [ zhòng liú bù bào ]
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宫禁中,不交议也不批答
葬身鱼腹 [ zàng shēn yú fù ]
尸体为鱼所食。指淹死于水中。
造谣中伤 [ zào yáo zhòng shāng ]
中伤:攻击和陷害别人。制造谣言,陷害别人。
受宠若惊 [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设张举措 [ shè zhāng jǔ cuò ]
设:设置;举措:措施。指所采取的主张和措施
入幕之宾 [ rù mù zhī bīn ]
幕:帐幕;宾:客人。比喻关系亲近的人或参与机密的人。
沤珠槿艳 [ ōu zhū jǐn yàn ]
比喻短暂的幻景。沤珠,水泡。槿,木槿花,鲜艳而易凋谢。
骂骂咧咧 [ mà ma liē liē ]
指在说话中夹杂着骂人的话
眼中钉 [ yǎn zhōng dīng ]
比喻心中最厌恶、最痛恨的人。
眼中拔钉 [ yǎn zhōng bá dīng ]
比喻除去心中最痛恨的人。
【成语拼音】zhōng xiè
【成语解释】(1).官名。古代王侯的侍御近臣。《吕氏春秋·去宥》:“有中谢佐制者,为 昭釐 谓 威王 曰:‘国人皆曰,王乃 沉尹华 之弟子也。’” 高诱 注:“中谢,官名也。佐王制法制也。”《史记·张仪列传》:“中谢对曰:‘凡人之思故,在其病也。’” 司马贞 索隐:“盖谓侍御之官。”(2).臣僚受职或受赏后入朝谢恩。 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下》:“﹝ 宣宗 ﹞御笔曰:‘ 醴泉 县令 李君奭 可为 怀州 刺史。人莫测也。’ 君奭 中谢,上諭其事。”《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四年》:“甲辰,以 悰 同平章事,兼度支、盐铁转运使。及 悰 中谢,上劳之。” 胡三省 注:“既受命入谢,谓之中谢。”(3).古代臣子上谢表,例有“诚惶诚恐,顿首死罪”一类的套语,表示谦恭。后人编印文集往往从略,而旁注“中谢”二字。《文选·羊祜<让开府表>》:“夙夜战慄,以荣受忧。中谢。” 李善 注:“中谢,言臣诚惶诚恐,顿首死罪。” 宋 周密 《齐东野语·中谢中贺》:“今臣僚上表,所称诚惶诚恐及诚欢诚喜、顿首、稽首者,谓之中谢、中贺。自 唐 以来,其体如此。盖臣某以下,亦略敍数语,便入此句,然后敷陈其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