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于心应于手 [ dé yú xīn yìng yú shǒu ]
得:获得,领悟;应:适应。领悟到要领,做起来顺手。形容功夫到家,心手相应
好景不常 [ hǎo jǐng bù cháng ]
景:光景,时机。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事变迁的感叹。
兼包并畜 [ jiān bāo bìng chù ]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同“兼收并蓄”。
七捞八攘 [ qī lāo bā rǎng ]
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
不同戴天 [ bù tóng dài tiān ]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屯粮积草 [ tún liáng jī cǎo ]
储存粮食和草料。
积草屯粮 [ jī cǎo tún liáng ]
储存粮食和草料。
卒极之事 [ cù jí zhī shì ]
卒:通“猝”,突然,出乎意外。指仓促紧急的事情。
永世其芳 [ yǒng shì qí fāng ]
永世:永远。这个芳香永远流传。比喻美德长存
荜门委巷 [ bì mén wěi xiàng ]
荜:同“筚”;荜门:柴门;委巷:小巷。指贫苦人家居住的地方
携老扶弱 [ xié lǎo fú ruò ]
搀着老人,扶着体弱者。亦作“携老扶幼”、“携老挈幼”。
心焉如割 [ xīn yān rú gē ]
焉:语助词。内心痛苦得像刀割一样。形容心情极为痛苦
魏鹊无枝 [ wèi què wú zhī ]
比喻贤才无所依存。
贪生畏死 [ tān shēng wèi sǐ ]
贪恋生存,害怕死亡。
存亡继絶 [ cún wáng jì jué ]
亦作“存亡續絕”。原谓使亡国复存,绝嗣得续。亦泛指使濒临灭亡或已亡者得以继续存在或延续。《穀梁传·僖公十七年》:“ …
有意无意 [ yǒu yì wú yì ]
又像是有意的,又像是无意的。存心与不经意。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 qiè gōu zhě zhū,qiè guó zhě hòu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揣时度力 [ chuǎi shí duó lì ]
揣度形势,估量自己的能力。
江山不老 [ jiāng shān bù lǎo ]
江山:山川,山河;老:衰。高山大河千古长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
鄙吝复萌 [ bǐ lìn fù méng ]
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唇齿之邦 [ chún chǐ zhī bāng ]
嘴唇与牙齿互相储存依存。比喻双方关系密切,利害与共。
残喘待终 [ cán chuǎn dài zhōng ]
残喘:仅存的一点喘息;终:死亡。指生命将尽,仅存一点喘息。
习焉不察 [ xí yān bù chá ]
习:习惯;焉:语气词,有“于此”的意思;察:觉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
言中无物 [ yán zhōng wú wù ]
无物:不存在东西,空洞。言论空洞而无实际内容。
优胜劣败 [ yōu shèng liè bài ]
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力强的保存下来,适应力差的被淘汰。这是达尔文进化论的一个基本论点。
【成语拼音】bù cún
【成语解释】(一)、不存在。《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安傅?”
(二)、谓危险。《汉书·司马相如传下》:“卒然遇軼才之兽,骇不存之地。”颜师古 注:“不存,不可得安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