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旗息鼓 [ pū qí xī gǔ ]
息:停止。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指隐蔽行军,不暴露目标。比喻无声无息地停止运动
鼓乐喧天 [ gǔ yuè xuān tiān ]
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形容十分欢乐热闹。
闷在鼓里 [ mèn zài gǔ lǐ ]
被包在鼓里面。比喻受人蒙蔽,对有关的事情一点儿也不知道
摇铃打鼓 [ yáo líng dǎ gǔ ]
摇动着铃,敲打着鼓。比喻大声张扬,喧哗吵闹
抛金弃鼓 [ pāo jīn qì gǔ ]
金:锣。抛下助战用的锣与鼓。形容被打败而逃走
股肱心腹 [ gǔ gōng xīn fù ]
股:大腿;肱:手臂从肘到腕的部分;心腹:亲信。指辅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与亲信
紧锣密鼓 [ jǐn luó mì gǔ ]
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打退堂鼓 [ dǎ tuì táng gǔ ]
原指封建官吏退堂时打鼓。现在比喻跟人共同做事中途退缩。
大张旗鼓 [ dà zhāng qí gǔ ]
张:陈设,展示;旗鼓:旗帜和战鼓。形容进攻的声势和规模很大。也形容群众活动声势和规模很大。
旗鼓相望 [ qí gǔ xiāng wàng ]
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割襟之盟 [ gē jīn zhī méng ]
割襟:指腹为婚时,各自割下衣襟,彼此珍藏作为信物。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吹篪乞食 [ chuī chí qǐ shí ]
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诗肠鼓吹 [ shī cháng gǔ chuī ]
鼓吹:乐器合奏。特指听到黄鹂鸣声,可以引起诗兴。
腹心相照 [ fù xīn xiāng zhào ]
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腹中甲兵 [ fù zhōng jiǎ bīng ]
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大谋略
偃旗仆鼓 [ yǎn qí pú gǔ ]
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同“偃旗息鼓”。
一鼓而下 [ yī gǔ ér xià ]
一次击鼓发动进攻就把敌人打跨了。指趁有利形势一举打垮敌人
扬幡擂鼓 [ yáng fān léi gǔ ]
幡:垂直的长条旗子。舞动着幡,敲打着鼓。形容热热闹闹地大事张扬
掉舌鼓唇 [ diào shé gǔ chún ]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筛锣擂鼓 [ shāi luó léi gǔ ]
敲锣打鼓。形容大声吵闹。也比喻竭力把事情夸大。
掩旗息鼓 [ yǎn qí xī gǔ ]
①卷起军旗,停擂战鼓。指军队隐蔽行动,避免暴露目标。②比喻停止行动。
鼓唇弄舌 [ gǔ chún nòng shé ]
鼓:拨动,振动。振动嘴唇,拨弄舌头。形容凭口舌挑拨、煽动或进行游说。
腹中兵甲 [ fù zhōng bīng jiǎ ]
兵甲:即甲兵,穿着盔甲的士兵。腹中装有士兵。比喻人有雄才谋略。
卷旗息鼓 [ juǎn qí xī gǔ ]
犹偃旗息鼓。原指行军时隐蔽行踪,不让敌人觉察。现比喻事情终止或声势减弱。
悬羊打鼓 [ xuán yáng dǎ gǔ ]
悬:吊挂。把羊吊起来,使羊脚乱动击鼓。古代作战时使用空营诱惑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