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阵脱逃 [ lín zhèn tuō táo ]
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逋逃之薮 [ bū táo zhī sǒu ]
逋逃:逃亡者;薮:人或物集中的地方。一般指某处成为逃亡者的藏身之所。
膝行匍伏 [ xī xíng pú fú ]
伏地爬行。同“膝行蒲伏”。
东逃西窜 [ dōng táo xī cuàn ]
窜:逃走、乱跑。逃到东,又窜到西。到处逃窜。
伏首帖耳 [ fú shǒu tiē ěr ]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东奔西逃 [ dōng bēn xī táo ]
跑到东,又逃到西。到处逃窜。同“东逃西窜”。
胯下蒲伏 [ kuà xià pú fú ]
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
避难逃灾 [ bì nán táo zāi ]
避:躲开。逃脱灾害侵袭,避免罹难之祸
蠖屈鼠伏 [ huò qū shǔ fú ]
蠖:尺蠖;伏:俯伏。形容卑躬屈膝向人讨好的样子
连绵起伏 [ lián mián qǐ fú ]
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起伏:高低不平。连续不断而且起伏不平。
东滚西爬 [ dōng gǔn xī pá ]
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曳兵之计 [ yè bīng zhī jì ]
指佯败而逃,把敌人引入埋伏圈。
辗转伏枕 [ zhǎn zhuǎn fú zhěn ]
辗转:同“展转”,形容心有所思,卧不安席的样子;伏枕:伏卧在枕头上。形容思绪过多,不能入睡
昼伏夜游 [ zhòu fú yè yóu ]
犹昼伏夜动。
昼伏夜动 [ zhòu fú yè dòng ]
白天埋伏,夜晚活动。
摘奸发伏 [ tī jiān fā fú ]
摘:通“擿”,揭发;发伏:检举;伏:隐藏。揭发检举隐藏的坏人坏事
大败而逃 [ dà bài ér táo ]
指吃了败仗慌张逃跑
夜行昼伏 [ yè xíng zhòu fú ]
伏:藏匿。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擿伏发隐 [ tī fú fā yǐn ]
擿:揭露。伏:隐藏。发:揭发。隐:隐蔽。揭露检举坏人和隐藏的坏事。亦作“擿奸发伏”、“擿伏发奸”。
膝行蒲伏 [ xī xíng pú fú ]
伏地爬行。
遁世无闷 [ dùn shì wú mèn ]
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惊猿脱兔 [ jīng yuán tuō tù ]
如受惊的猿猴、脱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
逋逃之臣 [ bū táo zhī chén ]
逃亡的罪臣。
不甘雌伏 [ bù gān cí fú ]
甘:甘心,情愿;雌伏:雌鸟伏在那儿不动,比喻隐藏,不进取。比喻不甘心处于无所作为的境地。
闻风而逃 [ wén fēng ér táo ]
风:风声。听到风声,立即逃跑。
【成语拼音】táo fú
【成语解释】逃亡隐匿。《后汉书·安成孝侯赐传》:“ 赐 少孤。兄 显 报怨杀人,吏捕 显 杀之。 赐 与 显 子 信 卖田宅,同抛财产,结客报吏,皆亡命逃伏,遭赦归。”《宋书·自序传·林子》:“一门既陷妖党,兄弟并应从诛,逃伏草泽,常虑及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