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逼民变 [ guān bī mín biàn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民贵君轻 [ mín guì jūn qīng ]
人民比君主更重要。这是民本思想。
礼义生富足 [ lǐ yì shēng fù zú ]
旧时指人民富足后就必然讲求礼义。
视民如子 [ shì mín rú zǐ ]
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
率土之滨 [ shuài tǔ zhī bīn ]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保境安民 [ bǎo jìng ān mín ]
安民:安定人民生活。保卫国境,使人民安居乐业
愚民政策 [ yú mín zhèng cè ]
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 guó yǐ mín wéi běn,mín yǐ shí wéi tiān ]
本:事物的根源或根基;天:指生存的首要条件。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人民以食物为头等大事
率兽食人 [ shuài shòu shí rén ]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微服私访 [ wēi fú sī fǎng ]
微服:平常服装。指封建帝王或官吏穿平常服装秘密出行,探访民情或案情
民为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
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民膏民脂 [ mín gāo mín zhī ]
脂、膏:脂肪。比喻人民用血汗换来的财富。多用于指反动统治阶级压榨人民来养肥自己的场合。
民惟邦本 [ mín wéi bāng běn ]
惟:乃,是;邦:国家。人民是立国之本
辱国殄民 [ rǔ guó tiǎn mín ]
使国家受辱,人民遭殃。同“辱国殃民”。
国富民强 [ guó fù mín qiáng ]
国家富足,人民强健。
蠹政害民 [ dù zhèng hài mín ]
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广土众民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国富民安 [ guó fù mín ān ]
国家富强,人民安定。
国富民丰 [ guó fù mín fēng ]
国家富有,民众富裕。
民不畏威 [ mín bù wèi wēi ]
畏:害怕;威:威胁。人民不害怕威胁。形容人民的大无畏气概。
移国动众 [ yí guó dòng zhòng ]
动摇国基及民心。
本固邦宁 [ běn gù bāng níng ]
指人民安居乐业则国家太平。
裕民足国 [ yù mín zú guó ]
使人民富裕,国家丰足。
乘舆播迁 [ chéng yú bō qiān ]
乘舆:帝王坐的车。指帝王流亡在外
天视民视,天听民听 [ tiān shì mín shì,tiān tīng mín tīng ]
天视、天听:古人认为天有意志和知觉,可以视听。天的视听通过人民的视听来体现。指按人民的意愿和喜好办事。
【成语拼音】mín wáng
【成语解释】(一)、民众之王。《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大臣奏称:当年 襄武县,天降一人,身长二丈餘,脚迹长三尺二寸,白髮苍髯,着黄单衣,裹黄巾,拄藜头杖,自称曰:‘吾乃民王也。今来报汝:天下换主,立见太平。’”
(二)、清 代亲王受贬黜被销除属籍后的一种称号。《清史稿·世宗纪》:“戊戌,集廷臣宣詔罪状皇八弟 胤禩,易亲王为民王,褫黄带,絶属籍,革其妇 乌雅氏 福晋,逐回母家;復革民王,拘禁宗人府,敕令易名,名曰 阿其那。”参见“民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