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王之业 [ sù wáng zhī yè ]
素王:旧称孔子有德无位,故称素王。旧指孔子删订《春秋》的事业。
大有人在 [ dà yǒu rén zài ]
形容某一种人为数不少。
业绍箕裘 [ yè shào jī qiú ]
绍:继承;箕:畚箕;裘:兽皮袄。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
不稼不穑 [ bù jià bù sè ]
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笔耕砚田 [ bǐ gēng yàn tián ]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大动干戈 [ dà dòng gān gē ]
干戈:古代的两种武器。大规模地进行战争。比喻大张声势地行事。
轻骑简从 [ qīng jì jiǎn cóng ]
指出门时行装简单,跟随的人不多(多指有地位的人)。
兴利除害 [ xīng lì chú hài ]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纸田墨稼 [ zhǐ tián mò jià ]
稼:种田。以纸为良田,以墨为稼穑。指勤于著述
卖李钻核 [ mài lǐ zuān hé ]
先钻李核,然后出卖,免得别人得到良种。形容极端自私。
敢想敢说 [ gǎn xiǎng gǎn shuō ]
敢于冲破某种束缚思索问题和发表意见
兴利剔弊 [ xīng lì tī bì ]
剔:剔除;弊:弊端,害处。兴办有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踏踏实实 [ tā tā shi shí ]
非常实际,一点也不浮躁。指不做出某种炫耀的显示的行为
锻炼罗织 [ duàn liàn luó zhī ]
锻炼:形容对判罪的文辞很有研究;罗织:虚构种种罪名,对无辜者加以诬陷。指罗织罪状,故意陷人于罪
广种薄收 [ guǎng zhòng bó shōu ]
薄:少。种植的面积很大,但单位产量却很低。比喻实行的很广泛,但收效甚微。
银样蜡枪头 [ yín yàng là qiāng tóu ]
样子像银子实际是焊锡做的枪头。比喻外表很好看,实际上不中用。
形式主义 [ xíng shì zhǔ yì ]
给予形而上学的诸形式以首要地位的一种哲学
乐业安居 [ lè yè ān jū ]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开基立业 [ kāi jī lì yè ]
开创基业,通常比喻旧时开国君主建立新的朝代或国家。
亡国灭种 [ wáng guó miè zhǒng ]
国家灭亡,种族灭绝。指一个国家被彻底毁灭。
分工合作 [ fēn gōng hé zuò ]
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九流三教 [ jiǔ liú sān jiào ]
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卖剑买牛 [ mài jiàn mǎi niú ]
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自留地 [ zì liú dì ]
在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后留给农民个人经营的少量土地。比喻自己的私人空间
奶油小生 [ nǎi yóu xiǎo shēng ]
小生:戏曲中生角的一种,扮演青年男子。白白嫩嫩的男子,指没有阳刚之气的男人
【成语拼音】yè zhǒng
【成语解释】(一)、佛教谓恶业恶报,善业善报,如由种子得果,故称“业种”。多偏指恶业的种子。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六出:“争奈众生渐染太深,鼎鼎名塲利窟,愚痴太重,胶胶业种疑根,因此特建祗塲,为彼説法。”康有为《大同书》总论:“若业种相缠,世世无已;俗恶业缠,陷溺日甚。”
(二)、詈词。犹孽种。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三折:“把这一箇小业种剁了三剑,兀的不称了我平生所愿也。”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这两个业种是那里来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王妻 駡道:‘小业种,还不走了出去?’”茅盾《秋收》二:“天老爷没有眼睛!并且他最想不通的,是天老爷还给他 阿多头 这业种。”
(三)、昵称。含有怨叹或怜爱的意思。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四:“薄情业种,咱两箇彼各当年,休休!定是前缘,今宵兔得两下里孤眠。”元 曾瑞《迎仙客·风情》曲:“劣冤家,小业种,情我做着屏风,可休别凿透桃源洞。”元 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撇下了亲夫主不须提,单是这小业种好孤悽,从今后谁照覷他饥时饭、冷时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