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卖剑买牛(maijianmainiu)
成语繁体:賣劍買牛
成语语法:连动式成语
成语解释: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成语出处:《汉书·龚遂传》:“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椟。”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示例: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 ◎宋·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成语用法:作谓语;含褒义
成语例句:惟有躬耕差可为,卖剑买牛悔不早。(宋 陆游《贫甚作短歌排闷》诗)
近义词:偃武修文 刀枪入库 买牛卖剑 买犁卖剑 马放南山 买牛息戈
英文翻译:sell one's swords to buy oxen for farming
西汉时期,渤海一带农民因饥荒被迫当上了强盗,汉宣帝刘询派70多岁的龚遂任渤海太守。他上任后大力宣传只要从事农业生产不再做强盗的一律不咎既往,他开仓借粮,救济饥民,于是这些百姓纷纷卖剑买牛从事农业生产,安居乐业。
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出处《汉书·龚遂传》
:犹言卖剑买牛。
焚琴煮鹤,卖剑买牛。
使卖剑买牛,盗服心欢悦。
卖剑买牛垂欲老,无如驽马不堪鞭。
卖剑买牛真得计,腰金骑鹤恐非才。
民有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
他决定打完仗便卖剑买牛,回家种田去。
百姓纷纷卖剑买牛,郡内治安大为好转。
有带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郡遂大治。
王将军战争后卖剑买牛,种豆南山,无疾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