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私害公 [ yǐ sī hài gōng ]
指因私情而损害公道或公德。
江左夷吾 [ jiāng zuǒ yí wú ]
管夷吾,春秋时期政治家管仲,相齐桓公成霸业。后来诗文中多以之称有辅国救民之才的人。
从吾所好 [ cóng wú suǒ hǎo ]
从:听从,顺从;吾:我。遵从我的爱好行事
一国三公 [ yī guó sān gōng ]
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公之于众 [ gōng zhī yú zhòng ]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梦见周公 [ mèng jiàn zhōu gōng ]
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
今吾非故吾 [ jīn wú fēi gù wú ]
吾:我;故:过去。今天的我不是过去的我了。指对过去有悔悟、否定的意思。
廉洁奉公 [ lián jié fèng gōng ]
廉洁:清白;奉公:奉行公事。廉洁不贪,忠诚履行公职,一心为公。
驰志伊吾 [ chí zhì yī wú ]
伊吾,今新疆哈密。以之表示向往在边塞建功立业。
左枝右梧 [ zuǒ zhī yòu wú ]
犹左支右吾。
贿货公行 [ huì huò gōng xíng ]
指公开行贿受赂。同“贿赂公行”。
公道大明 [ gōng dào dà míng ]
公道:公正的原则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显扬,正义得到伸张
秉公无私 [ bǐng gōng wú sī ]
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支吾其辞 [ zhī wú qí cí ]
支吾:言辞不清。指言语含糊,搪塞应付,不肯爽快地道出实情
五羖大夫 [ wǔ gǔ dà fū ]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三公九卿 [ sān gōng jiǔ qīng ]
三公:古时辅助国君的最高官员;九卿:古时中央政府的九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
不喑不聋,不成姑公 [ bù yīn bù lóng,bù chéng gū gōng ]
姑公:婆婆,公公。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支支梧梧 [ zhī zhī wú wú ]
指说话吞吞吐吐,含混躲闪。同“支支吾吾”。
秉公办理 [ bǐng gōng bàn lǐ ]
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正直公平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 ]
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 [ chǒu xí fù miǎn bù dé jiàn gōng gū ]
公姑:公婆。比喻害怕见人而不得不见人
直言正论 [ zhí yán zhèng lùn ]
正直公道的言论。
秉公办事 [ bǐng gōng bàn shì ]
秉持公正之心做事,公事公办
公公婆婆 [ gōng gōng pó pó ]
公公与婆婆,丈夫的父亲和母亲
张公吃酒李公颠 [ zhāng gōng chī jiǔ lǐ gōng diān ]
后有移花接木或顶缸之义。同“张公吃酒李公醉”。
【成语拼音】wú gōng
【成语解释】(一)、春秋时家臣对其主人的称呼。《左传·襄公三十年》:“郑 伯有 嗜酒,为窟室,而夜饮酒,击鐘焉。朝至,未已。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杜预 注:“家臣,故谓 伯有 为公。”
(二)、对人的敬称。常用于函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