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上化下 [ cì shàng huà xià ]
讽谕国君,教化下民。
三瓦两巷 [ sān wǎ liǎng xiàng ]
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同“三瓦两舍”。
孟母三迁 [ mèng mǔ sān qiān ]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恶居下流 [ wù jū xià liú ]
恶:讨厌,憎恨;下流:即下游,引伸为卑下的地位。憎恨处于下游。原指君子不愿居于卑下的地位。现也指不甘居下游。
豆蔻年华 [ dòu kòu nián huá ]
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三占从二 [ sān zhān cóng èr ]
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蒋干盗书 [ jiǎng gàn dào shū ]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三徙成国 [ sān xǐ chéng guó ]
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同“三徙成都”。
三夫之对 [ sān fū zhī duì ]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同“三夫之言”。
三朝五日 [ sān cháo wǔ rì ]
指三、五天。
直言极谏 [ zhí yán jí jiàn ]
①谓以正直的言论谏诤。古时多用于臣下对君主。②直言极谏科的省称。
尊主泽民 [ zūn zhǔ zé mín ]
尊崇君主,泽惠生民。
天高听卑 [ tiān gāo tīng bēi ]
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
君子爱人以德 [ jūn zǐ ài rén yǐ dé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爱:爱护;德:道德。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和帮助他人。指对人不偏私,不姑息
一饭三吐哺 [ yī fàn sān tǔ bǔ ]
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垂涎三尺 [ chuí xián sān chǐ ]
涎:口水。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称帝称王 [ chēng dì chēng wáng ]
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道三不着两 [ dào sān bù zháo liǎng ]
道:说话;着:接触到。说话三句有两句说不到地方。形容说话不着边际
三好两歹 [ sān hǎo liǎng dǎi ]
身体三天好,两天不好。指时好时病。形容体弱。
犬马之恋 [ quǎn mǎ zhī liàn ]
比喻臣子眷恋君上。
雍门刎首 [ yōng mén wěn shǒu ]
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二帝三王 [ èr dì sān wáng ]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三冬二夏 [ sān dōng èr xià ]
犹言三两年。
枉道事人 [ wǎng dào shì rén ]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美女破舌 [ měi nǚ pò shé ]
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成语拼音】sān jūn
【成语解释】(一)、指 春秋 时 鲁国 宣公、成公、襄公 三国君。《左传·襄公五年》:“君子是以知 季文子 之忠于公室也。相三君矣,而无私积,可不谓忠乎?”明 杨慎《季文子三思》:“季文子 相三君,其卒也无衣帛之妾、食粟之马,无藏金玉,无重器备,左氏 侈然称之。”
(二)、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窦武、刘淑、陈蕃。《后汉书·党锢传序》:“竇武、刘淑、陈蕃 为‘三君’。君者,言一世之所宗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蔡伯喈 评之曰:陈仲举 彊於犯上,李元礼 严於摄下。犯上难,摄下易,仲举 遂在三君之下,元礼 居八俊之上。”清 王晫《今世说·德行》:“时论其(严顥亭)名,在三君八俊之间。”
(三)、三个受人敬仰的人物。指 东汉 陈寔 及其子 陈纪、陈谌。《后汉书·陈纪传》:“弟 諶,字 季方,与 纪 齐德同行,父子并著高名,时号三君。”唐 张说《中书令逍遥公墓志铭》:“公(韦嗣立)考侍中,为国元辅,兄 承庆,当代齐名。咸以令德,继和金鼎;扶阳 二相,陈氏 三君,復追美矣。”
(四)、指 明 末东林党的 赵南星、邹元标 和 顾宪成。见《明史·赵南星传》。
(五)、指三茅君。唐 陆龟蒙《闲居杂题·饮岩泉》诗:“已甘 茅洞 三君食,欠买 桐江 一朵山。”详“三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