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致祥,乖气致异 [ hé qì zhì xiáng guāi qì zhì yì ]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异:灾异。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严气正性 [ yán qì zhèng xìng ]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
励精求治 [ lì jīng qiú zhì ]
振奋精神,尽力设法治好国家。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心高气硬 [ xīn gāo qì yìng ]
气:气势;硬:坚。心气高傲,自视不凡
治阿之宰 [ zhì ē zhī zǎi ]
泛指有才能、治理政务有方的官吏
气宇昂昂 [ qì yǔ áng áng ]
气宇:气度,仪表;昂昂:气概轩昂的样子。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负气斗狠 [ fù qì dǒu hěn ]
负气:赌气;斗狠:发狠。恃其意气,发狠而为。
才气过人 [ cái qì guò rén ]
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下气怡色 [ xià qì yí sè ]
形容气色和悦,态度恭顺。同“下气怡声”。
结绳而治 [ jié shéng ér zhì ]
原指上古没有文字,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治理天下。后也指社会清平,不用法律治国的空想。
鸣琴而治 [ míng qín ér zhì ]
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统治效果。旧时常用做称颂地方官的谀词。
举要治繁 [ jǔ yào zhì fán ]
举:提出;治:治理;繁:芜杂。指写文章时突出主要的,把芜杂的地方加以删除
气吞宇宙 [ qì tūn yǔ zhòu ]
犹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文治武力 [ wén zhì wǔ lì ]
以文治国的盛绩与以武禁暴的伟力。
气杀钟馗 [ qì shā zhōng kuí ]
气:气恼。比喻因愤怒而脸色难看
才大气高 [ cái dà qì gāo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òu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志高气扬 [ zhì gāo qì yáng ]
志气高昂而自得。
心醇气和 [ xīn chún qì hé ]
醇:纯厚;气:气息。心地纯厚,性情温和
缮甲治兵 [ shàn jiǎ zhì bīng ]
缮甲:修治铠甲。比喻作军事准备。亦作“缮甲厉兵”。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 hé qì zhì xiáng,guāi qì zhì lì ]
和气:和睦;乖气:不和顺;戾:罪过。和睦招致吉祥,不和招致灾祸
才短气粗 [ cái duǎn qì cū ]
才:才识;短:短浅;气:气质。缺少才干,气质粗鲁。
彼竭我盈 [ bǐ jié wǒ yíng ]
彼:他,对方;竭:尽;盈:充满。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
使性傍气 [ shǐ xìng bàng qì ]
发脾气;撒气。同“使性谤气”。
【成语拼音】zhì qì
【成语解释】(一)、涵养精气。《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
(二)、修养气质。《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三)、谓掌握军队士气。《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四)、犹呕气,生气。知侠《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能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人家不听,就好像跟我治气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