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不夜吠 [ quǎn bù yè fèi ]
吠:狗叫。形容社会治安良好,没有盗贼
平治天下 [ píng zhì tiān xià ]
平:平定;天下:指全中国。治理国家,使天下太平。
虚骄恃气 [ xū jiāo shì qì ]
虚骄:虚浮而骄矜;恃气:凭着意气。虚浮骄矜,意气用事。
气凌霄汉 [ qì líng xiāo hàn ]
气:勇气,精神;霄汉:天空。形容勇敢的气魄很盛或气势宏大
明德惟馨 [ míng dé wéi xīn ]
明德:美德;惟:是;馨:散发的香气。真正能够发出香气的是美德。
同气共类 [ tóng qì gòng lèi ]
气质相同,共属一类。
屏气不息 [ bǐng qì bù xī ]
屏气:抑制呼吸。闭住气不呼吸,形容敬谨畏惧的样子
尸居余气 [ shī jū yú qì ]
余气:最后一口气。象尸体一样但还有一口气,指人将要死亡。也比喻人暮气沉沉,无所作为。
意气风发 [ yì qì fēng fā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象风吹一样迅猛。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气竭声澌 [ qì jié shēng sī ]
气力竭尽,声音嘶哑。同“气竭声嘶”。
轩昂气宇 [ xuān áng qì yǔ ]
形容人气度不凡。亦作“气宇轩昂”。
吞声饮气 [ tūn shēng yǐn qì ]
犹吞声忍气。形容受了气而勉强忍耐,不敢出声。
虚气平心 [ xū qì píng xīn ]
虚:通“舒”。心平气和
世扰俗乱 [ shì rǎo sú luàn ]
社会骚乱,风气败坏。
不治之症 [ bù zhì zhī zhèng ]
医治不好的病。也比喻无法挽救的祸患。
天行时气 [ tiān xíng shí qì ]
行:流行;时:季节,气候;气:疫气,疾病。因气候不正常而引起的流行病。
锐气益壮 [ ruì qì yì zhuàng ]
锐气:锐力的士气;益壮:更加强盛。士气更加旺盛。
气吞山河 [ qì tūn shān hé ]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负材任气 [ fù cái rèn qì ]
指依恃才学,任性使气。
气吐虹霓 [ qì tǔ hóng ní ]
虹霓:彩虹。吐气能成为天上的彩虹。形容气魄宏大
酌古御今 [ zhuó gǔ yù jīn ]
指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有声无气 [ yǒu shēng wú qì ]
①形容人气息奄奄。②形容说话无精打采。
老气横秋 [ lǎo qì héng qiū ]
老气:老年人的气派;横:充满。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矜才使气 [ jīn cái shǐ qì ]
矜:自夸;使气:意气用事。倚仗自己的才能,使意气,不谦虚。
偷声细气 [ tōu shēng xì qì ]
指轻声轻气。
【成语拼音】zhì qì
【成语解释】(一)、涵养精气。《荀子·修身》:“以治气养生,则身后 彭祖。”《韩诗外传》卷一:“君子有辩善之度,以治气养性则身后 彭祖。”
(二)、修养气质。《史记·五帝本纪》:“﹝ 顓頊 ﹞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絜诚以祭祀。”
(三)、谓掌握军队士气。《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鋭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四)、犹呕气,生气。知侠《铺草》:“同志不会跟我这板老头治气,同志的心胸能像咱这庄稼人那样狭隘么?”《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人家不听,就好像跟我治气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