鋭挫气索 [ ruì cuò qì suǒ ]
谓因受挫而气势丧尽。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 任舉 敗没,鋭挫氣索,晏起偷安,將士不得一見。”
内圣外王 [ nèi shèng wài wáng ]
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年近古稀 [ nián jìn gǔ xī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所向克捷 [ suǒ xiàng kè jié ]
军队所去之处,都能取得胜利。
超凡入圣 [ chāo fán rù shèng ]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乱七八遭 [ luàn qī bā zāo ]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同“乱七八糟”。
乐道忘饥 [ lè dào wàng jī ]
指醉心于圣道。
禹行舜趋 [ yǔ xíng shùn qū ]
原指仅模仿圣贤之外表而不注意内在的品德修养。后亦用以形容举止循规蹈距。
七月流火 [ qī yuè liú huǒ ]
“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农历七月天气转凉的时节,天刚擦黑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然而,“七月流火”…
入圣超凡 [ rù shèng chāo fán ]
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见素抱朴 [ xiàn sù bào pǔ ]
老子提出的治国的三项具体措施之一。是说要推举圣人,实行法治,即用“无为之治”取代“有为之治”。对应于“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 [ jué shèng qì zhì ]
圣、智:智慧,聪明。弃绝聪明才智,返归天真纯朴。这是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圣君贤相 [ shèng jūn xián xiàng ]
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有君臣相契意。相,辅弼之臣,后专指宰相。
横三竖四 [ héng sān shù sì ]
犹言横七竖八。
前言往行 [ qián yán wǎng xíng ]
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七生七死 [ qī shēng qī sǐ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同“七死七生”。
被褐怀珠 [ pī hè huái zhū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宝珠。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离经辨志 [ lí jīng biàn zhì ]
离:指断句;经:指儒家经书;辨:明察;志:志向。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鋭挫望絶 [ ruì cuò wàng jué ]
谓受挫而希望破灭。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七:“前戈矛,後邪許,得險即守,寸步而前,而後 苗 鋭挫望絶,薪燼焰熄,隄…
躬耕乐道 [ gōng gēng lè dào ]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被褐怀玉 [ pī hè huái yù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七湾八拐 [ qī wān bā guǎi ]
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亦作“七弯八拐”。
七死七生 [ qī sǐ qī shēng ]
佛数谓小乘初果者,尚须往返天上人间,受七度生死,才能证得阿罗汉果。亦作“七生七死”。
悬车之年 [ xuán chē zhī nián ]
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指七十岁。
先言往行 [ xiān yán wǎng xíng ]
行:行为。指前代圣贤的言行
【成语拼音】qī shèng
【成语解释】(一)、指传说中的 黄帝、方明、昌寓、张若、謵朋、昆阍、滑稽 七人。《庄子·徐无鬼》:“黄帝 将见 大隗 乎 具茨 之山,方明 为御,昌寓 驂乘,张若、謵朋 前马,昆閽、滑稽 后车,至於 襄城 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涂。”北周 庾信《至老子庙应诏》诗:“路有三千别,途经七圣迷。”唐 元稹《望云骓马歌》:“七圣心迷运方厄,五丁力尽路犹窄。”清 张尚瑗《仙霞关》诗:“迴谿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 崆峒。”
(二)、指 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三国志·魏志·杜恕传》:“虽歷六代而考绩之法不著,关七圣而课试之文不垂。”《资治通鉴·魏明帝景初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七圣: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三)、指 唐 代的 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 七位君主。唐 杜牧《原十六卫》:“七圣旰食,求欲除之且不能也。”《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云:“七圣,谓 肃、代、德、顺、宪、穆、敬。”
(四)、道家指 高圣玉帝君 等七位上仙。《云笈七籤》卷八:“七圣者,高圣玉帝君、高圣太上大道君、上圣紫清太素三元君、上圣白玉龟臺九灵太真西王母、上圣中央黄老君、上圣榑桑太帝君、后圣金闕帝君 也。”南唐 张绍《冲佑观》诗:“七圣斯严,三君如在。”
(五)、佛教以随信行、随法行、信解、见至、身证、慧解脱、俱解脱七品修行阶次为七圣。乃见道后的修行阶次。见《俱舍论·分别贤圣品》。唐 王维《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诗:“三贤异七圣,青眼慕青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