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己从公 [ jié jǐ cóng gōng ]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兴观群怨 [ xìng guān qún yuàn ]
兴:联想;观:观察;群:合群;怨:怨恨。古人认为读《诗经》可以培养人的四种能力。后泛指诗的社会功能。
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穷而后工 [ qióng ér hòu gōng ]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斗酒百篇 [ dǒu jiǔ bǎi piān ]
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才思敏捷。
金丹换骨 [ jīn dān huàn gǔ ]
比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点滴归公 [ diǎn dī guī gōng ]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召父杜母 [ shào fù dù mǔ ]
召:指两汉召信臣;杜:指东汉杜诗。召信臣与杜诗先后任南阳太守,行善政。称赞地方官政绩显赫
居大不易 [ jū dà bù yì ]
本为唐代诗人顾况以白居易的名字开玩笑。后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维持。
弃公营私 [ qì gōng yíng sī ]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闭门觅句 [ bì mén mì jù ]
形容作诗时冥思苦想。
私仇不及公 [ sī chóu bù jí gōng ]
及:到。虽有私人仇恨而不伤害公家之事
急公好施 [ jí gōng hǎo shī ]
指热心公益,乐于施舍。
能诗会赋 [ néng shī huì fù ]
赋:古文体。指善于写诗作赋
诗礼簪缨 [ shī lǐ zān yīng ]
诗礼:《诗经》和《周礼》,指礼教;簪缨:比喻高官。讲究礼教的高官显宦。
千篇一律 [ qiān piān yī lǜ ]
一千篇文章都一个样。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
一纸千金 [ yī zhǐ qiān jīn ]
一纸价值千金。极言诗文价值之高。
公私兼顾 [ gōng sī jiān gù ]
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七相五公 [ qī xiāng wǔ gōng ]
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
推诚布公 [ tuī chéng bù gōng ]
示人以诚,公正无私。
酒虎诗龙 [ jiǔ hǔ shī lóng ]
比喻嗜酒善饮、才高能诗的人。
奖拔公心 [ jiǎng bá gōng xīn ]
奖:劝勉,夸奖;拔:选拔,提升。奖励和提拔出于公心
奉公正己 [ fèng gōng zhèng jǐ ]
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
【成语拼音】shī gōng
【成语解释】对诗人的尊称。《清朝野史大观·清朝艺苑一·诗公》:“上命取閲,随御製一首赐和,中有‘丛香密叶待诗公’之句,举朝传诵,诸鉅公羣然属和,世遂称 西厓 为诗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