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坚不摧 [ wú jiān bù cuī ]
形容力量非常强大,没有什么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
精悍短小 [ jīng hàn duǎn xiǎo ]
悍:勇敢。形容人身材短小而精明强干。也形容文章、言论等简短有力
英勇不屈 [ yīng yǒng bù qū ]
屈:屈服。勇敢出众,不屈不挠
应变将略 [ yìng biàn jiàng lüè ]
将略:用兵之道。随形势发展变化而筹划、施展用兵之道。
奋勇直前 [ fèn yǒng zhí qián ]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两鼠斗穴 [ liǎng shǔ dòu xué ]
比喻敌对双方在地势险狭的地方相遇,只有勇往直前的才能获胜。
功高不赏 [ gōng gāo bù shǎng ]
功:功勋,功业。赏:赏赐。功劳极大,无法赏赐。形容功劳之大。
勇夫悍卒 [ yǒng fū hàn zú ]
悍:凶暴蛮横。勇猛的武夫,凶悍的士卒
恃勇轻敌 [ shì yǒng qīng dí ]
恃:倚仗,仗恃。仗着自己勇敢而不把对手放在心上。
临难不避 [ lín nán bù bì ]
避:回避。到了危难之时并不躲避。形容勇敢胆大。
疏谋少略 [ shū móu shǎo lüè ]
疏:粗疏。计谋粗疏,策略很少。形容拙于谋划
识微知著 [ shí wēi zhī zhuó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谋臣猛将 [ móu chén měng jiāng ]
善于谋划的文臣和勇猛善战的将帅。
勇退急流 [ yǒng tuì jí liú ]
勇:果敢;退:退却,离去。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以明哲保身
将勇兵强 [ jiāng yǒng bīng qiáng ]
将:将领;兵:士卒。将领和士兵都英勇顽强。形容军队战斗力很强
戴鸡佩豚 [ dài jī pèi tún ]
戴雄鸡形的帽子,佩野猪形的饰物。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冠鸡佩猳 [ guàn jī pèi jiā ]
猳:公猪。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
粗通文墨 [ cū tōng wén mò ]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略高一筹 [ lüè gāo yī chóu ]
筹:筹码,记数用具。略微超过一个码。形容双方比较,稍强一些。
一鼓作气 [ yī gǔ zuò qì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略窥一斑 [ lüè kuī yī bān ]
比喻大致看到一些情况,但不够全面。同“略见一斑”。
如入无人之地 [ rú rù wú rén zhī dì ]
像到了没有人的地方。形容作战勇敢,无人敢阻挡
亡国奴 [ wáng guó nú ]
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
六韬三略 [ liù tāo sān lüè ]
《六韬》、《三略》:都是古代的兵书。后泛指兵书、兵法。
大利不利 [ dà lì bù lì ]
利:利益。想求大的利益,不能计较眼前的小利益。
【成语拼音】yǒng lüè
【成语解释】◎ 勇略 yǒnglüè[both brave and wise] 勇敢而有谋略勇略之士详细解释勇敢和谋略。《史记·淮阴侯列传》:“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 唐 杜甫 《上白帝城》诗之二:“勇略今何在?当年亦壮哉。”《三国演义》第五回:“此人既出大言,必有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