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复始 [ yī yuán fù shǐ ]
指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常以下句“万象更新”合成春联。
传闻异辞 [ chuán wén yì cí ]
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杅穿皮蠹 [ yú chuān pí dù ]
杅:饮水器。比喻事先充分准备,谋定而后行动。
不同戴天 [ bù tóng dài tiān ]
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千里一曲 [ qiān lǐ yī qǔ ]
比喻举止随便,不拘小节。
亡羊之叹 [ wáng yáng zhī tàn ]
亡:丢失。叹:叹息。为丢失了羊而叹息。比喻探索学问,徘徊歧路,结果一无所得,空留遗憾。亦作“亡羊歧路”。
一统天下 [ yī tǒng tiān xià ]
天下:指全国。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多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构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泛指为少数人所霸占的某一领域…
孔情周思 [ kǒng qíng zhōu sī ]
指儒学的思想、情懆。孔,孔子;周,周公。
不一而足 [ bù yī ér zú ]
足:充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兄死弟及 [ xiōng sǐ dì jí ]
原指哥哥死了,弟弟即位做君主。后也指弟弟接替哥哥的职位和事业。
进退触籓 [ jìn tuì chù fān ]
前进后退都有障碍,指进退两难。
不绝如缕 [ bù jué rú lǚ ]
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通权达变 [ tōng quán dá biàn ]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伐冰之家 [ fá bīng zhī jiā ]
伐冰,凿取冰塊。古代唯有卿大夫以上的贵族丧祭得以用冰,用以称达官贵族。
黄羊任人 [ huáng yáng rèn rén ]
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断织劝学 [ duàn zhī quàn xué ]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只轮无反 [ zhī lún wú fǎn ]
连战车的一只轮子都未能返回。比喻全军覆没。
匹马只轮 [ pǐ mǎ zhī lún ]
一匹战马,一只车轮。微不足道的一点兵马装备。
不绝若线 [ bù jué ruò xiàn ]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兒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晋阳之甲 [ jìn yáng zhī jiǎ ]
指地方官吏因不满朝廷而举兵为兴“晋阳之甲”。
善善从长 [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 ]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达权知变 [ dá quán zhī biàn ]
指不死守常规,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
达权通变 [ dá quán tòng biàn ]
通、达:通晓,懂得;权、变:权宜,变通。做理能适应客观情况的变化,懂得变通,不死守常规。
肤寸而合 [ fū cùn ér hé ]
指(云气)逐渐集合。
泣麟悲凤 [ qì lín bēi fèng ]
麟:麒麟;凤: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谓哀伤国家衰败。
【成语拼音】gōng yáng xué
【成语解释】研究以《公羊传》解释《春秋》的学问。《公羊传》,即《春秋公羊传》,或叫《公羊春秋》。相传为 战国 齐 人 公羊高 所著,专门阐释《春秋》。最初只有口头流传, 汉 初才写成书。 汉 何休 作《春秋公羊解诂》十一卷,多发明《春秋》微言大义,大张“三世”(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之说、又好引谶纬。 唐 徐彦 为之疏,其《公羊传疏》引 戴宏 序,说是由 景帝 时 公羊寿 和 胡母生 ( 子都 )“著于竹帛”。它是今文经学的重要经籍,盛行于 汉武帝 、 宣帝 之间。但自 王莽 时古文经大盛,《公羊传》渐少人研究。 清 代 庄存与 、 刘逢禄 、 龚自珍 、 魏源 、 康有为 等,力主复兴今文学,以《公羊传》“微言大义”说经,议论时政,对当时学术界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