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水行舟 [ jiè shuǐ xíng zhōu ]
指趁势行事。同“借水推船”。
杼井易水 [ zhù jǐng yì shuǐ ]
杼:通“抒”,取出;易:改变,变换。清除井中的淤泥,使水流通畅。
水来土掩 [ shuǐ lái tǔ yǎn ]
大水来了,用土堵住。比喻敌人来犯,就引兵抵抗。
乐水乐山 [ lè shuǐ lè shān ]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沉李浮瓜 [ chén lǐ fú guā ]
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赴汤蹈火 [ fù tāng dǎo huǒ ]
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救民于水火 [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水石清华 [ shuǐ shí qīng huá ]
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同“水木清华”。
依山傍水 [ yī shān bàng shuǐ ]
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一泻百里 [ yī xiè bǎi lǐ ]
形容江河水势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同“一泻千里”。
逆水行舟 [ nì shuǐ xíng zhōu ]
逆着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逢山开道 [ féng shān kāi dào ]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
马水车龙 [ mǎ shuǐ chē lóng ]
犹言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问诸水滨 [ wèn zhū shuǐ bīn ]
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
水泄不漏 [ shuǐ xiè bù lòu ]
犹言滴水不漏。形容说话慎密。
救民水火 [ jiù mín shuǐ huǒ ]
水火:比喻深重的灾难。把老百姓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屋上建瓴 [ wū shàng jiàn líng ]
建:倾倒。瓴:容水器。从屋顶上往下倒瓶子里的水。形容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亦作“高屋建瓴”。
水浆不入 [ shuǐ jiāng bù rù ]
水浆:饮料。流汁也进不了口。形容病重或劳伤过度
火耕流种 [ huǒ gēng liú zhǒng ]
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饮水栖衡 [ yǐn shuǐ qī héng ]
喝水充饥,住简陋房屋。形容生活清苦。
水大鱼多 [ shuǐ dà yú duō ]
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
菽水之欢 [ shū shuǐ zhī huān ]
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有尺水行尺船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杯水粒粟 [ bēi shuǐ lì sù ]
一杯水,一粒粟。指极少量的饮食。
滴水穿石 [ dī shuǐ chuān shí ]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成语拼音】shuǐ jìng
【成语解释】◎ 水镜 shuǐjìng[hydroscope] 在一根钢管中安放有一系列镜片用以使人能看到水面下相当远的物体的装置详细解释(1).清水和明镜。两者能清楚地反映物体。《三国志·蜀志·李严传》“故以激愤也”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曰:“水至平而邪者取法,镜至明而丑者无怒,水镜之所以能穷物而无怨者,以其无私也。” 清 龚自珍 《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知人若水镜,受善若鍼芥。”(2).喻指明鉴之人。《三国志·蜀志·庞统传》“称 统 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襄阳记》:“ 诸葛孔明 为卧龙, 庞士元 为凤雏, 司马德操 为水镜,皆 庞德公 语也。” 宋 苏轼 《赐宰相吕公著上第二表乞致仕不许断来章批答》之二:“予欲识人物之忠邪,故以卿为水镜。”(3).谓明鉴,明察。《隋书·高祖纪上》:“公水镜人伦,銓衡庶职,能官流泳,遗贤必举,是用锡公纳陛以登。”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四:“子位处权衡,职当水镜,居进退之首,握褒贬之柄。”(4).犹明镜。明澈如水之映物,故称。《文选·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 李善 注:“柔祇,地也。圆灵,天也。” 张铣 注:“言月之光彩,照地如凝雪,照天如水镜。” 唐 杨炯 《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明以御下,将水镜而通辉;清以立身,共冰壶而合照。”《西湖佳话·白堤政迹》:“竟将 明圣 一湖,包裹在内,宛如团团的一面大水镜。”(5).在水底作业时戴的眼镜。 杨朔 《海市》:“趁落潮的时候,水比较浅,渔民戴好水镜,老在水里四处游着,透过水镜望着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