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弦更张 [ gǎi xián gēng zhāng ]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解弦更张 [ jiě xián gēng zhāng ]
更:改换;张:给乐器上弦。改换、调整乐器上的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计划、方法。
改张易调 [ gǎi zhāng yì diào ]
更换琴弦,变换声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官样文章 [ guān yàng wén zhāng ]
旧时官场中有固定格式和套语的例行公文。比喻光注意形式,没有实际内容的空话,或照例敷衍的虚文滥调。
琴瑟不调 [ qín sè bù tiáo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陈辞滥调 [ chén cí làn diào ]
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老调重谈 [ lǎo diào chóng tán ]
又弹起陈旧的老调子。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遣将征兵 [ qiǎn jiāng zhēng bīng ]
泛指调动安排人力。同“遣兵调将”。
枯燥无味 [ kū zào wú wèi ]
枯燥:单调。形容单调,没有趣味。
燮和天下 [ xiè hé tiān xià ]
燮和:协调,和顺。使国家协调和平
黄钟瓦缶 [ huáng zhōng wǎ fǒu ]
瓦缶: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或贤才和庸才
浪声浪气 [ làng shēng làng qì ]
怪声怪调
瓜熟蔕落 [ guā shú dì luò ]
见“ 瓜熟蒂落 ”。
班门调斧 [ bān mén diào fǔ ]
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枯燥乏味 [ kū zào fá wèi ]
枯燥:单调无趣。指单调缺乏情趣兴味
识礼知书 [ shí lǐ zhī shū ]
懂得礼仪,熟知诗书。
和事老 [ hé shì lǎo ]
调解人。指无原则地进行调解的人
四停八当 [ sì tíng bā dàng ]
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同“四亭八当”。
风雨时若 [ fēng yǔ shí ruò ]
指风调雨顺。
他乡故知 [ tā xiāng gù zhī ]
故知:老朋友,熟人。在异地遇到老朋友或熟人。
赢奸卖俏 [ yíng jiān mài qiào ]
指风流调情。
酣声如雷 [ hān shēng rú léi ]
酣:通“鼾”,熟睡时的鼻息声。形容熟睡时鼾声很大
食鱼遇鲭 [ shí yú yù qīng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调剂盐梅 [ tiáo jì yán méi ]
调剂:调整使洽宜;盐梅:咸味和酸味。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指调解家庭纠纷
熟羊胛 [ shú yáng jiǎ ]
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成语拼音】diào shú
【成语解释】谓将地翻耕使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胡荽》:“十餘日又一转;入六月,又一转,令好调熟,调熟如麻地。”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桑柘》:“又法,岁常绕树一步散芜菁子,收穫之后,放猪啖之,其地柔软,有胜耕者。种禾豆,欲得逼树--不失地利,田又调熟。遶树散芜菁者,不劳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