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喜交并 [ bēi xǐ jiāo bìng ]
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竭诚待下 [ jié chéng dài xià ]
尽心尽意地对待臣民部属。竭诚:竭尽忠诚;全心全意。
除患宁乱 [ chú huàn níng luàn ]
患:祸患,灾难;宁:安定。除掉祸患,安定叛乱
知己之遇 [ zhī jǐ zhī yù ]
遇:待遇。像对知己一样的待遇。形容受到赏识。
计日可期 [ jì rì kě qī ]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同“计日而待”。
摩厉以须 [ mó lì yǐ xū ]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悬鼓待椎 [ xuán gǔ dài zhuī ]
比喻急不可待。
季孟之间 [ jì mèng zhī jiān ]
这里指春秋时鲁国三家大贵族中势力最大的季氏和势力最弱的孟氏。指在季、孟两者之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情不自胜 [ qíng bù zì shèng ]
胜:承受。无法忍受自己的感情
恩礼有加 [ ēn lǐ yǒu jiā ]
恩礼:指帝王厚待臣下。帝王以恩德与礼遇厚待臣下。引申指很有礼地对待下属。
剖肝沥胆 [ pōu gān lì dǎn ]
比喻开诚相待。
视同一律 [ shì tóng yī lǜ ]
指同等看待。
穷凶极虐 [ qióng xiōng jí nüè ]
穷:极;虐:残暴。形容极端残暴凶恶
下笔便就 [ xià bǐ biàn jiù ]
一下笔就很快写成了文章。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严陈以待 [ yán chén yǐ dài ]
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待着敌人。同“严阵以待”。
秉文经武 [ bǐng wén jīng wǔ ]
执掌文事,经营武备。
玉石难分 [ yù shí nán fēn ]
对美玉和石头不加区分或难以区分。比喻好坏不分
计日而俟 [ jì rì ér sì ]
可以数着日子等待。形容为时不远。同“计日而待”。
金昭玉粹 [ jīn zhāo yù cuì ]
指如金玉之明美。
真赃实犯 [ zhēn zāng shí fàn ]
赃物是真的,罪犯是确实的。泛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摩砺以须 [ mó lì yǐ xū ]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同“摩厉以须”。
枕戈达旦 [ zhěn gē dá dàn ]
枕着兵器,等待天亮。形容杀敌报国心切。同“枕戈待旦”。
摩厉以需 [ mó lì yǐ xū ]
磨快刀子等待。比喻做好准备,等待时机。同“摩厉以须”。
冒里冒失 [ mào lǐ mào shī ]
过分地随便对待
杀鸡为黍 [ shā jī wéi shǔ ]
指殷勤款待宾客。
【成语拼音】dài zhào
【成语解释】(1).等待诏命。《文选·扬雄<甘泉赋>序》:“ 孝成帝 时,客有荐 雄 文似 相如 者……召 雄 待詔 承明 之庭。” 张铣 注:“待詔,待天子命也。” 唐 王绩 《晚年叙志示翟处士》诗:“明经思待詔,学剑觅封侯。” 清 惠士奇 《送蒋树存之官馀庆》诗:“待詔吾留 金马门 ,修书君上 南薰殿 。”(2).官名。 汉 代徵士未有正官者,均待诏公车,其特异者待诏 金马门 ,备顾问,后遂以待诏为官名。《汉书·王莽传中》:“ 莽 诛灭待詔,而封告者。” 唐 有翰林待诏,负责四方表疏批答、应和文章等事。后改为翰林供奉。 明 清 翰林院属官有待诏,秩从九品,掌校对章疏文史,为低级事务官。(3).待命供奉内廷的人。 唐 代不仅文词经学之士,即医卜技术之流,亦供直于内廷别院,以待诏命。因有医待诏、画待诏等名称。 宋 元 时对手艺工匠尊称为待诏,本此。《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裱褙铺里﹞ 璩待詔 问:‘府干有何见諭?’虞候道:‘无甚事,閒问则个。’”《水浒传》第四回:“ 智深 走到铁匠铺门前看时,见三个人打铁。 智深 道:‘兀那待詔,有好钢铁么?’”《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看那娘子,正与浇蜡烛待詔説话。”(4).旧时农村里称理发师为“待詔”。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二章:“ 楚用 几个人早都交卷完毕,在理发室找待诏梳了发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