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穷力极 [ shì qióng lì jí ]
大势已去,力量已用到极限。指惨败后的困难处境。
苍黄反复 [ cāng huáng fǎn fù ]
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负石赴河 [ fù shí fù hé ]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一字不苟 [ yī zì bù gǒu ]
苟:马虎,随便。形容写文章不随便下笔,每一个字都要斟酌。
日上三竿 [ rì shàng sān gān ]
太阳升起有三根竹竿那样高。形容太阳升得很高,时间不早了。也形容人起床太晚。
富比陶卫 [ fù bǐ táo wèi ]
陶:陶朱公,春秋越国大夫范蠡;卫:商鞅。形容非常富有
当刑而王 [ dāng xíng ér wáng ]
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寄鴈传书 [ jì yàn chuán shū ]
谓传递书信。 宋 黄庭坚 《寄黄几复》诗:“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鴈傳書謝不能。”
事过境迁 [ shì guò jìng qiān ]
境:境况;迁:改变。事情已经过去,情况也变了。
金浆玉液 [ jīn jiāng yù yè ]
道教说是一种用金和玉溶于朱草而成的仙药。也指美酒。
结党营私 [ jié dǎng yíng sī ]
党:集团;营:谋求。坏人集结在一起,谋求私利,专干坏事。
说来说去 [ shuō lái shuō qù ]
①反复阐说。②犹言总而言之。
铢分毫析 [ zhū fēn háo xī ]
指细微地分析。
啮檗吞针 [ niè bò tūn zhēn ]
檗:俗称黄柏,味苦。啮檗:食用黄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黄檗之苦。吞针:将针吞下,比喻食物极难入口。形容食物难以下咽。
逡巡畏缩 [ qūn xún wèi suō ]
指因为害怕而不敢向前。
反经合义 [ fǎn jīng hé yì ]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不仁不义 [ bù rén bù yì ]
仁:仁爱;义:道义。不讲仁德,不讲道义。形容品性卑劣、残忍。
命辞遣意 [ mìng cí qiǎn yì ]
运用文词表达思想。亦作“命词遣意”。
银山铁壁 [ yín shān tiě bì ]
比喻十分坚固,不可摧毁的事物。
下坂走丸 [ xià bǎn zǒu wán ]
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天理昭昭 [ tiān lǐ zhāo zhāo ]
昭昭:明显。旧称天能主持公道,善恶报应分明。
槁项黧馘 [ gǎo xiàng lí guó ]
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同“槁项黄馘”。
卒岁穷年 [ zú suì qióng nián ]
卒:终了,岁:年;穷:完了。指整年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huò cóng kǒu chū , bìng cóng kǒu rù ]
祸:灾祸。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
金玉之言 [ jīn yù zhī yán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成语拼音】zhū huáng
【成语解释】指朱黄两色笔墨。古人校点书籍时用之以示区别。《新唐书·隐逸传·陆龟蒙》:“﹝ 龟蒙 ﹞得书熟诵乃録,讎比勤勤,朱黄不去手。” 宋 陆游 《抄书》诗:“故家借籤帙,旧友餉朱黄。”自注:“ 吕周辅 、 宇文子友 近寄朱黄墨。” 宋 叶适 《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聚帙数万,多朱黄涂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