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争恶战 [ kǔ zhēng è zhàn ]
艰苦的征战
讨逆除暴 [ tǎo nì chú bào ]
讨:征伐。征伐和剪除背叛的残暴势力
犯颜进谏 [ fàn yán jìn jiàn ]
犯颜: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谏:以直言规劝。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
百无一堪 [ bǎi wú yī kān ]
指百人中无一人能胜任。
满目苍痍 [ mǎn mù chuāng yí ]
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谋及庶人 [ móu jí shù rén ]
谋:计谋,商议;庶人:百姓。与老百姓商量国家大事。比喻广泛征求意见
克爱克威 [ kè ài kè wēi ]
指恩威得当而使人心悦诚服。
头会箕敛 [ tóu kuài jī liǎn ]
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
横科暴敛 [ héng kē bào liǎn ]
滥征捐税,强行搜刮民财。同“横征暴赋”。
横赋暴敛 [ héng fù bào liǎn ]
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
为鬼为魅 [ wéi guǐ wéi mèi ]
魅:精怪。像鬼蜮一样阴险狠毒。比喻使用阴谋诡计,暗中害人
景星庆云 [ jǐng xīng qìng yún ]
比喻吉祥的征兆。庆云,五色云,祥瑞之云。
简能而任 [ jiǎn néng ér rèn ]
简:选择;任:作用。选择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
移山造海 [ yí shān zào hǎi ]
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大德不酬 [ dà dé bù chóu ]
酬:报答,偿还。大的恩惠无法报答或不用报答
兔头獐脑 [ tù tóu zhāng nǎo ]
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
胁从罔治 [ xié cóng wǎng zhì ]
罔治:不治罪。被迫跟从别人犯罪的,可以不予处治
捉将挟人 [ zhuō jiāng xié rén ]
挟:挟制。在战斗中能够制服敌人,活捉其将领
韬声匿迹 [ tāo shēng nì jì ]
隐匿音信踪迹。指不被人所见闻。
薏苡蒙谤 [ yì yǐ méng bàng ]
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同“薏苡之谤”。
规天矩地 [ guī tiān jǔ dì ]
①规,为圆,象征天;矩,为方,象征地。②泛指效法天地。
东讨西伐 [ dōng tǎo xī fá ]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同“东征西讨”。
东荡西驰 [ dōng dàng xī chí ]
犹言东征西讨。
身不遇时 [ shēn bù yù shí ]
指没有遇到好的时机。
有求斯应 [ yǒu qiú sī yìng ]
斯:则;应:应答,承诺。只要有人请求帮助就答应
【成语拼音】zhēng rén
【成语解释】(1).远行的人。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勗哉征人,在始思终。” 宋 楼钥 《荆坑道中》诗:“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元》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鲁迅 《赠日本歌人》诗:“ 春江 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2).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劲鋭望尘而冰泮,征人倒戈而奔北。” 唐 苏拯 《古塞下》诗:“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明 高启 《春日言怀》诗:“征人新战殁,饮恨沉黄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 高淳 。”(3). 唐 代亦专指临时招募的兵士。《唐律·擅兴》:“诸拣点卫士(征人亦同)取舍不平者,一人杖七十,三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长孙无忌 疏议:“征人谓非卫士,临时募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