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足圆颅 [ fāng zú yuán lú ]
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类。同“方趾圆颅”。
天吴紫凤 [ tiān wú zǐ fèng ]
天吴:古代传说中的水神,虎身人面,八头八足八尾;紫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人面鸟身,九头。泛指作为应急而用的古旧事物。
心花开爽 [ xīn huā kāi shuǎng ]
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
洛阳才子 [ luò yáng cái zǐ ]
本指西汉贾谊。泛指有文学才华的人。
采及葑菲 [ cǎi jí fēng fēi ]
别人征求自己意见时表示谦虚的说法。
乾端坤倪 [ qián duān kūn ní ]
指天地显示的征兆。
知微知章 [ zhī wēi zhī zhāng ]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出将入相 [ chū jiàng rù xiàng ]
出征可为将帅,入朝可为丞相。指兼有文武才能的人,也指文武职位都很高。
干端坤倪 [ gān duān kūn ní ]
天地显示的征兆。
美人香草 [ měi rén xiāng cǎo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声若洪钟 [ shēng ruò hóng zhōng ]
比喻人的声音洪亮如钟。
豁达大度 [ huò dá dà dù ]
豁达:胸襟开阔;大度:试题大。形容人宽宏开通,能容人。
日迈月征 [ rì mài yuè zhēng ]
日月不停地运转。比喻时间不断推移。
旁引曲证 [ páng yǐn qǔ zhèng ]
广泛征引,委曲证明。
讨恶剪暴 [ tǎo è jiǎn bào ]
讨:征伐;剪:斩断。征伐和铲除凶恶残暴的势力
浮收勒折 [ fú shōu lè shé ]
用强迫手段额外征收。
悬旌万里 [ xuán jīng wàn lǐ ]
比喻军队远征。
诸色人等 [ zhū sè rén děng ]
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金马碧鸡 [ jīn mǎ bì jī ]
金马:金马山;碧鸡:碧鸡山。古人作为祥瑞的征兆
白旄黄钺 [ bái máo huáng yuè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山中宰相 [ shān zhōng zǎi xiàng ]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班师回朝 [ bān shī huí cháo ]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片言九鼎 [ piàn yán jiǔ dǐng ]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象征九州。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或指人说话十分守信
白鱼入舟 [ bái yú rù zhōu ]
比喻用兵必胜的征兆。
凤凰来仪 [ fèng huáng lái yí ]
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成语拼音】zhēng rén
【成语解释】(1).远行的人。 晋 陶潜 《答庞参军》诗:“勗哉征人,在始思终。” 宋 楼钥 《荆坑道中》诗:“古涧随山转,征人趁水行。” 明 杨慎 《锦津舟中对酒别刘善元》诗:“青青杨柳故乡遥,渺渺征人大荒去。” 鲁迅 《赠日本歌人》诗:“ 春江 好景依然在,远国征人此际行。”(2).指出征或戍边的军人。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劲鋭望尘而冰泮,征人倒戈而奔北。” 唐 苏拯 《古塞下》诗:“血染长城沙,马踏征人骨。” 明 高启 《春日言怀》诗:“征人新战殁,饮恨沉黄泥。” 陈毅 《东征初抵高淳》诗:“步哨呼觉征人起,欣然夜半到 高淳 。”(3). 唐 代亦专指临时招募的兵士。《唐律·擅兴》:“诸拣点卫士(征人亦同)取舍不平者,一人杖七十,三人加一等,罪止徒三年。” 长孙无忌 疏议:“征人谓非卫士,临时募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