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离拥肿 [ zhī lí yōng zhǒng ]
支离:分散。指分散的东西聚合在一起
鸣于乔木 [ míng yú qiáo mù ]
比喻仕进达于高位。
破碎支离 [ pò suì zhī lí ]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一木难扶 [ yī mù nán fú ]
大楼将要倒塌,不是一根木头能够支撑得住的。比喻崩溃的形势不是一个人所能挽救的
支离繁碎 [ zhī lí fán suì ]
支离:分散。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零零散散 [ líng líng sǎn sǎn ]
分布得很稀,不多
凹凸不平 [ āo tū bù píng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鸟惊鱼溃 [ niǎo jīng yú kuì ]
溃:溃散。象鸟惊飞,象鱼溃散而逃。形容军队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
解发佯狂 [ jiě fà yáng kuáng ]
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支离破碎 [ zhī lí pò suì ]
支离:零散,残缺。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完整。
风鬟雾鬓 [ fēng huán wù bìn ]
鬟:环形发髻;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雾鬓风鬟 [ wù bìn fēng huán ]
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吹灯拔蜡 [ chuī dēng bá là ]
比喻垮台;散伙。
被发佯狂 [ bèi fā yáng kuáng ]
被发:披散头发;佯:假装。披散头发,装作疯狂
枯株朽木 [ kū zhū xiǔ mù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朽:腐朽,腐烂。枯死的树桩,腐朽的树木。比喻衰朽的,没有多大用处的人或物。
八公山上,草木皆兵 [ bā gōng shān shàng,cǎo mù jiē bīng ]
八公山:在安徽淮西市西。将八公山上的草木,都当作是士兵。形容极度惊恐,疑神疑鬼。
出幽迁乔 [ chū yōu qiān qiáo ]
比喻人的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
雨歇云收 [ yǔ xiē yún shōu ]
比喻男女离散。
迁乔出谷 [ qiān qiáo chū gǔ ]
比喻人的地位上升。
四分五落 [ sì fēn wǔ luò ]
形容分散零乱。
星星落落 [ xīng xīng luò luò ]
形容少而分散。
鼠窜蜂逝 [ shǔ cuàn fēng shì ]
形容纷纷跑散。
良禽择木 [ liáng qín zé mù ]
比喻贤者择主而事。
瓦解星飞 [ wǎ jiě xīng fēi ]
如瓦破碎,如星飞散。比喻人心涣散,各奔东西
精卫填海 [ jīng wèi tián hǎi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成语拼音】sàn mù
【成语解释】原指因无用而享天年的树木。后多喻天才之人或全真养性、不为世用之人。《庄子·人间世》:“ 匠石 之齐,至於 曲辕 ,见櫟社树……曰:‘已矣,勿言之矣!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北周 庾信 《奉和法筵应诏》:“覊臣从散木,何以预中天?” 唐 戴叔伦 《酬赠张众甫》诗:“野人无本意,散木任天材。” 宋 苏轼 《题过所画枯木竹石》诗之二:“散木支离得自全,交柯蚴蟉欲相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