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日三接 [ zhòu rì sān jiē ]
一日之间三次接见。形容深受宠爱礼遇。
变化有时 [ biàn huà yǒu shí ]
时:定时,一定的时期。随时间发展而发生变化。
首丘之念 [ shǒu qiū zhī niàn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天无二日 [ tiān wú èr rì ]
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夕惕朝干 [ xī tì zhāo gān ]
语出《易·乾》:“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谓终日勤勉谨慎,不敢懈怠。 明 张居正 《考满谢手敕加恩疏》:“日…
赏不逾日 [ shǎng bù yú rì ]
指及时行赏。同“赏不逾时”。
遵时养晦 [ zūn shí yǎng huì ]
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旭日东升 [ xù rì dōng shēng ]
旭日:初升的太阳。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形容朝气蓬勃的气象。也比喻艰苦的岁月已过去,美好的日子刚刚来到。
青霄白日 [ qīng xiāo bái rì ]
犹言青天白日。比喻心地光明。
匪朝伊夕 [ fěi cháo yī xī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十日之饮 [ shí rì zhī yǐn ]
比喻朋友连日尽情欢聚。
安身乐业 [ ān shēn lè yè ]
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沐日浴月 [ mù rì yù yuè ]
指受日月光华的润泽。
遭时不偶 [ zāo shí bù ǒu ]
指不遇合时机。
日炙风筛 [ rì zhì fēng shāi ]
日晒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
不可终日 [ bù kě zhōng rì ]
终日:从早到晚,一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极其恐慌不安。
日中必移 [ rì zhōng bì yí ]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同“日中则昃”。
日角龙庭 [ rì jiǎo lóng tíng ]
旧时相术家指天庭隆起为龙庭。称之为帝王的贵相。
黄人捧日 [ huáng rén pěng rì ]
比喻朝政清明,国力强盛。同“黄人守日”。
西山日薄 [ xī shān rì báo ]
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博弈犹贤 [ bó yì yóu xián ]
后指不要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彼一时,此一时 [ bǐ yī shí,cǐ yī shí ]
那是一个时候,现在又是一个时候。表示时间不同,情况有了变化。
风和日美 [ fēng hé rì měi ]
微风和畅,阳光明丽。同“风和日丽”。
时运不济 [ shí yùn bù jì ]
时机和命运不佳。
夜以继昼 [ yè yǐ jì zhòu ]
用夜里的时间接上白天的时间。形容日夜不息地努力。
【成语拼音】rì shí
【成语解释】(1).日期与时辰。《后汉书·方术传上·樊英》:“尝有暴风从西方起, 英 谓学者曰:‘ 成都 市火甚盛。’因含水西向漱之,乃令记其日时。客后有从 蜀 都来,云‘是日大火,有黑云卒从东起,须臾大雨,火遂得灭。’”(2).泛指日子,时间。 南朝 宋 鲍照 《代贫贱愁苦行》:“贫年忘日时,黯颜就人惜。”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至如 仲壬 置砚以综述, 叔通 怀笔以专业,既暄之以岁序,又煎之以日时。”(3).犹及时,适时。《庄子·外物》:“春雨日时,草木怒生。” 成玄英 疏:“青春时节,时雨之日,凡百草木,萌动而生。”(4).犹时常,时时。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三》:“ 叔文 日时至此商量公事,若不得此院职事,即无因而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