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道回府 [ dǎ dào huí fǔ ]
指回家
指南打北 [ zhǐ nán dǎ běi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打家截道 [ dǎ jiā jié dào ]
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打鸭惊鸳鸯 [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
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不打不成器 [ bù dǎ bù chéng qì ]
打:打磨,打造。不打造就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比喻不教育就不成材,没出息
打牙打令 [ dǎ yá dǎ líng ]
打牙:说闲话;打令:指唱小曲。指说唱调笑。
指东打西 [ zhǐ dōng dǎ xī ]
指着东方打西方,打得别人防不胜防
打破陈规 [ dǎ pò chén guī ]
打破:突破;陈规:陈旧的规章制度。打破了一般的规矩或一向实行的规章制度
打滚撒泼 [ dǎ gǔn sā pō ]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同“撒泼打滚”。
打情骂趣 [ dǎ qíng mà qù ]
①打是情,骂是趣。犹言打是亲,骂是爱。②犹打情骂俏。
脚踢拳打 [ jiǎo tī quán dǎ ]
用拳打,用脚踢。形容打得很凶
乔妆打扮 [ qiáo zhuāng dǎ bàn ]
指进行伪装,隐藏身份。同“乔装打扮”。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 féng shān kāi dào,yù shuǐ zào qiáo ]
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捎关打节 [ shāo guān dǎ jié ]
指打通关节。
再作道理 [ zài zuò dào lǐ ]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倒打一瓦 [ dào dǎ yī wǎ ]
犹言倒打一耙。
头破血流 [ tóu pò xuè liú ]
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
打鸭惊鸳 [ dǎ yā jīng yuān ]
比喻打甲惊乙。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
殴公骂婆 [ ōu gōng mà pó ]
殴:殴打。指泼妇殴打辱骂公婆
打狗欺主 [ dǎ gǒu qī zhǔ ]
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挨打受气 [ ái dǎ shòu qì ]
挨:遭受。受人打骂与虐待
撒泼打滚 [ sā pō dǎ gǔn ]
嘴里骂着泼辣的话,躺倒在地上打滚。同“打滚撒泼”。
本位主义 [ běn wèi zhǔ yì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大打出手 [ dà dǎ chū shǒu ]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打嘴现世 [ dǎ zuǐ xiàn shì ]
打嘴:打嘴巴。指丢人现眼
【成语拼音】dǎ dào
【成语解释】[释义](动)封建时代,官员出行,先令差役开道,使百姓回避。 [构成]动宾式:打|道 [例句]打道回府。(作谓语)英文翻译1.[旧] clear the way (for officials in ancient times)详细解释亦称“ 打道子 ”。古代官员出行时,差役在前面开路叫人回避。 元 无名氏 《争报恩》第三折:“我只听得一下鼓,一下锣,撮枷稍的公吏搊搜,打道子的巡军每叶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逮社》:“吩咐左右,不必打道,儘着百姓来瞧。”《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县官便打道回衙。”《何典》第九回:“到得城里,寻个赤脚讼师写好白头呈子,正值城隍打道,就上前拦马头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