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鸡口,不为牛后 [ nìng wéi jī kǒu,bù wéi niú hòu ]
牛后:牛的肛门。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气冲牛斗 [ qì chōng niú dòu ]
气:气势;牛、斗:即牵牛星和北斗星,指天空。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吴牛喘月 [ wú niú chuǎn yuè ]
吴牛:指产于江淮间的水牛。吴地水牛见月疑是日,因惧怕酷热而不断喘气。比喻因疑心而害怕。
牛之一毛 [ niú zhī yī máo ]
牛身上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亦作“九牛一毛”。
开疆辟土 [ kāi jiāng bì tǔ ]
开:开拓;疆:边疆;辟:开辟;土:国土。开拓疆域,扩展领土。
舐犊之爱 [ shì dú zhī ài ]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分茅赐土 [ fēn máo cì tǔ ]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飞土逐肉 [ fēi tǔ zhú ròu ]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同“飞土逐害”。
抔土未干 [ póu tǔ wèi gān ]
抔:手捧;抔土:一捧土,这里指陵墓。陵墓上的土还没有干。比喻死去不久。
志冲牛斗 [ zhì chōng niú dǒu ]
牛斗: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人的气势很盛
土阶茅茨 [ tǔ jiē máo cí ]
比喻住房简陋。同“土阶茅屋”。
呼牛作马 [ hū niú zuò mǎ ]
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同“呼牛呼马”。
马牛其风 [ mǎ niú qí fēng ]
指马、牛奔逸。后用以表示互不相干。
析珪胙土 [ xī guī zuò tǔ ]
谓封爵分土。
汗牛塞屋 [ hàn niú sāi wū ]
汉牛:使牛出汗。指藏书太多,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抔土巨壑 [ póu tǔ jù hè ]
抔土:一掬土,形容很少。一抔土填不满巨大的深沟。形容得少失多,两者悬殊
作牛作马 [ zuò niú zuò mǎ ]
牛、马:比喻供人使唤的人。指被当作牛马驱使
入土为安 [ rù tǔ wéi ān ]
旧时土葬,人死后埋入土中,死者方得其所,家属方觉心安。
普天率土 [ pǔ tiān shuài tǔ ]
普天:整个天下;率土:指四海之内。指全中国或全世界。
亡羊得牛 [ wáng yáng dé niú ]
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
宁戚饭牛 [ níng qī fàn niú ]
宁戚:春秋时卫国人,后成为齐桓公的重臣;饭:喂。宁戚在车下喂牛,敲着牛角唱歌。比喻有才之士沦落而做低贱的事。
多如牛毛 [ duō rú niú máo ]
象牛身上的的毛那样多。形容极多。
一牛吼地 [ yī niú hǒu dì ]
指牛鸣声可及之地。比喻距离较近。
怀土之情 [ huái tǔ zhī qíng ]
怀:怀念;土:故土,家乡。怀念故乡的情感。
休牛归马 [ xiū niú guī mǎ ]
放归军用的牛马,表示停止战事。
【成语拼音】tǔ niú
【成语解释】◎ 土牛 tǔniú(1) [mound on a dike or dam]∶远看似牛的,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2) [a clay ox]∶泥土制的牛英文翻译1.mound on a dyke or dam详细解释(1).用泥土制的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后来,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郑玄 注:“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 孙希旦 集解:“出土牛者,牛为土畜,又以作之,土能胜水,故於旁磔之时,出之於九门之外,以穰除阴气也。”《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谨按礼部则例载:立春前一日, 顺天府 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 东直门 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彩棚。”(2).堆在堤坝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远看形似牛,故称。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四:“两个人一直走到天明时分,看看东方发白,离远看见前面一条长堤,堤上有两行垂柳,垂柳下面,有黄色的土牛起伏,这就是 白洋淀 上的围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