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蹄之鱼 [ niú tí zhī yú ]
牛蹄印坑里的鱼。比喻死期迫近。同“牛蹄中鱼”。
安土重旧 [ ān tǔ zhòng jiù ]
指留恋故土,不轻易改变旧俗。
卷土重来 [ juǎn tǔ chóng lái ]
卷土:人马奔跑时尘土飞卷。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
广土众民 [ guǎng tǔ zhòng mín ]
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开疆展土 [ kāi jiāng zhǎn tǔ ]
开拓疆域,扩展领土。同“开疆拓土”。
槌牛酾酒 [ chuí niú shāi jiǔ ]
杀牛滤酒。指备肴酒以燕享。
椎牛发冢 [ chuí niú fà zhǒng ]
杀牛盗墓。谓为盗无所不为,穷凶极恶。
买牛息戈 [ mǎi niú xī gē ]
犹言卖剑买牛。原指放下武器,从事耕种。后比喻改业务农或坏人改恶从善。
羞以牛后 [ xiū yǐ niú hòu ]
牛后:牛的肛门,比喻从属的地位。指不愿处在从属地位,为人牵制。
童牛角马 [ tóng niú jiǎo mǎ ]
童牛:没有角的牛;角马:长角的马。比喻不伦不类的东西。也比喻违反常理,不可能存在的事物。
撮土焚香 [ cuō tǔ fén xiāng ]
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土阶茅屋 [ tǔ jiē máo wū ]
泥土的台阶,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简陋。
牛皮大王 [ niú pí dà wáng ]
牛皮:指虚套的话。指会吹嘘而不干实事的人
天无二日,土无二王 [ tiān wú èr rì,tǔ wú èr wáng ]
日:太阳;土:国土。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一国不能同时有两个国王
气吞斗牛 [ qì tūn dǒu niú ]
斗、牛:牵牛星和北斗星。气势可以吞没星斗。形容气魄宏大
呼牛呼马 [ hū niú hū mǎ ]
呼:称呼。称我牛也好,称我马也好。比喻别人骂也好,称赞也好,决不计较。
龙首豕足 [ lóng shǒu shǐ zú ]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指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分茅锡土 [ fēn máo xī tǔ ]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牛饩退敌 [ niú xì tuì dí ]
饩:活的牲口。用牛羊击退敌军
牛首阿旁 [ niú shǒu ē páng ]
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
黑牛生白犊 [ hēi niú shēng bái dú ]
黑色的母牛产下白色的牛犊。旧时迷信,指吉祥的预兆。
争猫丢牛 [ zhēng māo diū niú ]
为了争夺猫而丢了牛。比喻贪小失大。
率土之滨 [ shuài tǔ zhī bīn ]
沿着王土的边涯。犹言普天之下,四海之内。
播土扬尘 [ bō tǔ yáng chén ]
播:扬。指尘土飞扬。形容飞奔
襟裾马牛 [ jīn jū mǎ niú ]
像马牛穿上人的衣服。比喻没有头脑和无知。
【成语拼音】tǔ niú
【成语解释】◎ 土牛 tǔniú(1) [mound on a dike or dam]∶远看似牛的,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2) [a clay ox]∶泥土制的牛英文翻译1.mound on a dyke or dam详细解释(1).用泥土制的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后来,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郑玄 注:“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 孙希旦 集解:“出土牛者,牛为土畜,又以作之,土能胜水,故於旁磔之时,出之於九门之外,以穰除阴气也。”《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谨按礼部则例载:立春前一日, 顺天府 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 东直门 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彩棚。”(2).堆在堤坝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远看形似牛,故称。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四:“两个人一直走到天明时分,看看东方发白,离远看见前面一条长堤,堤上有两行垂柳,垂柳下面,有黄色的土牛起伏,这就是 白洋淀 上的围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