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土为山,积水为海 [ jī tǔ wéi shān,jī shuǐ wéi hǎi ]
把土堆起来可以成山,把水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积少成多。
朽木粪墙 [ xiǔ mù fèn qiáng ]
朽坏的木头,污秽的土墙。比喻没有培养前途的人。
视如草芥 [ shì rú cǎo jiè ]
芥:小草。看作象泥土,小草一般轻贱。比喻极端轻视。
飞沙走砾 [ fēi shā zǒu lì ]
沙:沙土;砾:小石块。沙土飞扬,小石块滚动。形容风势很猛。
牛羊勿践 [ niú yáng wù jiàn ]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
泥牛入海 [ ní niú rù hǎi ]
泥塑的牛掉到海里。比喻一去不再回来。
分茅列土 [ fēn máo liè tǔ ]
指分封侯位和土地。
土洋并举 [ tǔ yáng bìng jǔ ]
本国的土法和外国的洋法都采用
安土重居 [ ān tǔ zhòng jū ]
犹安土重迁。指留恋故乡,不愿轻易迁居异地。
呼牛也可,呼马也可 [ hū niú yě kě,hū mǎ yě kě ]
呼:称呼;可:可以。叫我牛也好,叫我马也好,我不在乎。指不管别人说什么,自己还是按自己意愿去做
牛鼎烹鸡 [ niú dǐng pēng jī ]
用煮一头牛的大锅煮一只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衣夜哭 [ niú yī yè kū ]
形容夫妻共同过着穷困的生活。同“牛衣对泣”。
半截入土 [ bàn jié rù tǔ ]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兔角牛翼 [ tù jiǎo niú yì ]
兔不生角,牛不长翼,故以之比喻不合情理之事。
吹牛拍马 [ chuī niú pāi mǎ ]
吹牛:吹牛皮;拍马:拍马屁。指爱说大话,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
目牛游刃 [ mù niú yóu rèn ]
游刃:刀刃游行于空隙之间。看到牛后游刃有余。比喻技艺精湛
函牛之鼎 [ hán niú zhī dǐng ]
函:包含,包容。能容纳一头牛的大鼎。形容气势宏大
一掊土 [ yī pǒu tǔ ]
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汗牛充屋 [ hàn niú chōng wū ]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汗牛塞栋 [ hàn niú sāi dòng ]
形容藏书非常多。同“汗牛充栋”。
寸土尺地 [ cùn tǔ chǐ dì ]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
鞭打快牛 [ biān dǎ kuài niú ]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让它走得更快。比喻赏罚不明,奖懒罚勤
面色如土 [ miàn sè rú tǔ ]
形容惊恐之极。同“面如土色”。
飞土逐宍 [ fēi tǔ zhú ròu ]
宍:同“肉”,指禽兽。抛掷土丸以驱逐禽兽
床下牛斗 [ chuáng xià niú dòu ]
听到床下蚂蚁动,误以为牛在相斗。形容体衰耳聪,极度过敏。
【成语拼音】tǔ niú
【成语解释】◎ 土牛 tǔniú(1) [mound on a dike or dam]∶远看似牛的,堆在堤坝上准备抢修用的土堆(2) [a clay ox]∶泥土制的牛英文翻译1.mound on a dyke or dam详细解释(1).用泥土制的牛。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除阴气。后来,立春时造土牛以劝农耕,象征春耕开始。《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郑玄 注:“土牛者,丑为牛,牛可牵止也。” 孙希旦 集解:“出土牛者,牛为土畜,又以作之,土能胜水,故於旁磔之时,出之於九门之外,以穰除阴气也。”《后汉书·礼仪志上》:“立春之日,夜漏未尽五刻,京师百官皆衣青衣,郡国县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门外,以示兆民,至立夏。” 唐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韵》:“布泽木龙催,迎春土牛助。”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打春》:“谨按礼部则例载:立春前一日, 顺天府 尹率僚属朝服迎春於 东直门 外,隶役舁芒神土牛,导以鼓乐,至府署前,陈於彩棚。”(2).堆在堤坝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远看形似牛,故称。 梁斌 《播火记》第三卷四四:“两个人一直走到天明时分,看看东方发白,离远看见前面一条长堤,堤上有两行垂柳,垂柳下面,有黄色的土牛起伏,这就是 白洋淀 上的围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