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 [ yìng shēng chóng ]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坐地分脏 [ zuò dì fēn zāng ]
原指盗贼就地瓜分偷盗来的脏物。现多指匪首窝主自己不动手而坐在家里分取同伙偷盗来的财物。
入主出奴 [ rù zhǔ chū nú ]
原意是崇信了一种学说,必然排斥另一种学说;把前者奉为主人,把后者当作奴仆。后比喻学术思想上的宗派主义。
挑三窝四 [ tiāo sān wō sì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本本主义 [ běn běn zhǔ yì ]
盲目地照搬书本或僵硬地凭上级指示办事,是一种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作风
打狗看主 [ dǎ gǒu kàn zhǔ ]
狗有主人,打不打它,要看给其主人留不留情面。比喻处理坏人下事要顾全其后台的情面。
燕巢于幕 [ yàn cháo yú mù ]
燕子把窝做在帐幕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兔子不吃窝边草 [ tù zi bù chī wō biān cǎo ]
比喻坏人不在当地干坏事
喧客夺主 [ xuān kè duó zhǔ ]
喧:喧哗。客人的声音压倒了主人的声音。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择木而栖 [ zé mù ér qī ]
鸟儿选择合适的树木做巢。比喻选择贤君明主,为其效命
卖主求荣 [ mài zhǔ qiú róng ]
指出卖主人的利益以换取个人的荣华富贵。
不分主次 [ bù fēn zhǔ cì ]
指人办事不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
打死老虎 [ dǎ sǐ lǎo hǔ ]
比喻打击失势倒台的人。
主文谲谏 [ zhǔ wén jué jiàn ]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
调三窝四 [ tiáo sān wō sì ]
指挑拨是非。同“调三斡四”。
毫不犹豫 [ háo bù yóu yù ]
毫:一点儿;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一点儿也不迟疑
窝里反 [ wō lǐ fǎn ]
发生在家族或集团内部的冲突
拔本塞源 [ bá běn sè yuán ]
本:根本,根源。拔起树根,塞住水源。比喻防患除害要从根本上打主意。
两道三科 [ liǎng dào sān kē ]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六神无主 [ liù shén wú zhǔ ]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不宾之士 [ bù bīn zhī shì ]
宾:客人。不以客人自居的人士。指敢于以主人翁出面提意见和建议
打狗欺主 [ dǎ gǒu qī zhǔ ]
打狗也就是打击或欺侮其主人,打击或欺侮人
主忧臣辱 [ zhǔ yōu chén rǔ ]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鱼游沸釜,燕处危巢 [ yú yóu fèi fǔ,yàn chǔ wēi cháo ]
沸:开水;釜:古代炊具;巢:窝。鱼在开水锅里游,燕子把窝做在帷幕上。比喻处境危险,快要灭亡
耳软心活 [ ěr ruǎn xīn huó ]
比喻自己没有一点主见,就是相信别人的话。
【成语拼音】wō zhǔ
【成语解释】◎ 窝主 wōzhǔ[a person who harbours criminals] 窝藏罪犯、赃物等的人或人家英文翻译1.a person who harbours criminals, loot or contraband goods详细解释窝藏罪犯或赃物的人或人家。《元典章·户部六·挑钞窝主罪名》:“窝主 王月兴 不合於 至大 四年九月初三日窝藏 蔡软驴 於本家地窨子内。” 清 李渔 《凰求凤·阻兵》:“分头去,招师旅,莫教逗遛。擒窝主,捕逃人,预防惊走。”《红楼梦》第七四回:“ 探春 笑道:‘我们的丫头,自然都是些贼。我就是头一个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