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而言之 [ jiū ér yán zhī ]
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士人尺牘中稱人之母曰‘壽堂’。蓋不知忌諱。案 陸士衡 挽歌…
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yán zhī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言之无文 [ yán zhī wú wén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亦作“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弦外之意 [ xián wài zhī yì ]
弦:乐器上发音的丝线。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说来说去 [ shuō lái shuō qù ]
①反复阐说。②犹言总而言之。
遭倾遇祸 [ zāo qīng yù huò ]
遭逢危亡之世而遇祸害。
学究天人 [ xué jiū tiān rén ]
有关天道人事方面的知识都通晓。形容学问渊博。
引而申之 [ yǐn ér shēn zhī ]
把某种原则引申开来
天人之际 [ tiān rén zhī jì ]
天:自然规律;人:人事;际:际遇。自然和人事之间的相互关系。
要而论之 [ yào ér lùn zhī ]
犹言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笔困纸穷 [ bǐ kùn zhǐ qióng ]
谓所写文字极多。 宋 陈亮 《与应仲实书》:“胸中所懷千萬念,遂爲 仲實 言之,而筆困紙窮,不能以究。”
不厌其详 [ bù yàn qí xiáng ]
不嫌详细。指越详细越好。
草创未就 [ cǎo chuàng wèi jiù ]
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一家之言 [ yī jiā zhī yán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论著。
一家之学 [ yī jiā zhī xué ]
自成一家的学派。
眼光如豆 [ yǎn guāng rú dòu ]
指目光短浅,缺乏深远的见解
道听耳食 [ dào tīng ěr shí ]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满纸空言 [ mǎn zhǐ kōng yán ]
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
言出祸随 [ yán chū huò suí ]
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卷席而葬 [ juǎn xí ér zàng ]
指用苇席裹尸而埋葬。极言葬礼之薄。
言发祸随 [ yán fā huò suí ]
话一出口,祸患随之而来。同“言出祸从”。
不落言筌 [ bù luò yán quán ]
言筌:在言辞上所留下的迹象。不局限于言辞的表面意思,而有言外之意。
衣裳之会 [ yī shang zhī huì ]
与“兵车之会”相对而言,指春秋时代诸国之间和好的会议。
一隅之说 [ yī yú zhī shuō ]
片面的说法;偏见。
【成语拼音】jiū ér yán zhī
【成语解释】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士人尺牘中稱人之母曰‘壽堂’。蓋不知忌諱。案 陸士衡 挽歌云:‘壽堂延魑魅。’注曰:壽堂,祭祀處……又指丘塜爲壽堂。究而言之稱人之母者豈不背理傷義乎?”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但究而言之,远胜于罗马字拼法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