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不辩菽麦 [ bù biàn shū mài ]
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智昏菽麦 [ zhì hūn shū mài ]
指智力不能辨认豆麦。形容无知。
菽水之欢 [ shū shuǐ zhī huān ]
菽:豆类的总称;菽水:指普通的饮食。指供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兔丝燕麦 [ tù sī yàn mài ]
兔丝:菟丝子。菟丝不是丝,燕麦不是麦。比喻有名无实。
啜菽饮水 [ chuò shū yǐn shuǐ ]
啜:吃;菽:豆类。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饮水食菽 [ yǐn shuǐ shí shū ]
形容生活清苦。同“饮水啜菽”。
未辨菽麦 [ wèi biàn shū mài ]
分不清豆子和麦子。形容愚昧无知。
不知薡蕫 [ bù zhī dǐng dǒng ]
薡蕫:草名,质地柔软可制绳子。比喻不懂事,缺乏知识。
菽水承欢 [ shū shuǐ chéng huān ]
菽水:豆和水,指普通饮食;承欢:侍奉父母使其欢喜。指奉养父母,使父母欢乐。
麦穗两歧 [ mài suì liǎng qí ]
一根麦长两个穗。比喻年成好,粮食丰收。
吐食握发 [ tǔ shí wò fà ]
比喻为了招揽人才而操心忙碌。同“吐哺握发”。
麦秀两歧 [ mài xiù liǎng qí ]
①一株麦子长出两个穗子。为丰收之兆,多用来称颂吏治成绩卓著。②唐教坊曲名。
五谷丰稔 [ wǔ gǔ fēng rěn ]
五谷:稻、黍、稷、麦、菽的总称,泛指各种谷物;稔:庄稼成熟。指年成好,农作物丰收
五谷不分 [ wǔ gǔ bù fēn ]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布帛菽粟 [ bù bó shū sù ]
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螳螂拒辙 [ táng láng jù zhé ]
犹螳臂当车。比喻做力量做不到的事情,必然失败。
饮水啜菽 [ yǐn shuǐ chuò shū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 sì tǐ bù qín , wǔ gǔ bù fēn ]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种麦得麦 [ zhǒng mài dé mài ]
指有什么样的原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龙口夺食 [ lóng kǒu duó shí ]
指庄稼收获期内于连雨天抢收粮食
优游卒岁 [ yōu yóu zú suì ]
悠闲度日。
黍油麦秀 [ shǔ yóu mài xiù ]
以之为亡国之痛的感叹。
优哉游哉 [ yōu zāi yóu zāi ]
指生活悠闲自在。
【成语拼音】shū mài
【成语解释】(一)、豆与麦。《诗·豳风·七月》:“黍稷重穋,禾麻菽麦。”《礼记·内则》:“饘酏酒醴,芼羹菽麦。”清 黄燮清《十一月朔大雪》诗:“松柏无完枝,菽麦断萌蘖。”
(二)、比喻极易识别的事物。《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三国志·蜀志·彭羕传》:“愚夫不为也,况僕颇别菽麦者哉!”南朝 梁 刘孝标《辩命论》:“闻言如响,智昏菽麦,神之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