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言托意 [ shè yán tuō yì ]
托:寄托。用言语寄寓心意
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 chóu rén jiàn miàn,fèn wài yǎn hóng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对景伤情 [ duì jǐng shāng qíng ]
对景:对着眼前的景物。看见眼前熟悉的景物,因而联想到一些人和事,引起伤感。
耳闻眼睹 [ ěr wén yǎn dǔ ]
闻:听见;睹:看见。亲耳听到,亲眼看见
抉目吴门 [ jué mù wú mén ]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
弄眼挤眉 [ nòng yǎn jǐ méi ]
弄:做。用眉眼传情与示意
扣人心弦 [ kòu rén xīn xián ]
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眼不回睛 [ yǎn bù huí jīng ]
眼珠一转不转。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眼去眉来 [ yǎn qù méi lái ]
形容用眉眼传情。多指不正当地勾搭
鼓睛暴眼 [ gǔ jīng bào yǎn ]
指眼睛突出的样子。
鼻青眼乌 [ bí qīng yǎn wū ]
鼻子发青,眼圈发黑。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耳热眼花 [ ěr rè yǎn huā ]
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
见钱眼开 [ jiàn qián yǎn kāi ]
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眼皮子浅 [ yǎn pí zi qiǎn ]
见识浅,眼光短
欲得而甘心 [ yù dé ér gān xīn ]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
张眉努眼 [ zhāng méi nǔ yǎn ]
扬起眉毛,瞪着眼睛。指善于作态。
醉眼蒙胧 [ zuì yǎn méng lóng ]
形容醉后两眼模糊不清的样子
眼张失落 [ yǎn zhāng shī luò ]
眼睛大张,神态失落。形容不知所措
别具只眼 [ bié jù zhī yǎn ]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飞眼传情 [ fēi yǎn chuán qíng ]
借眼睛来传递感情。
开眉笑眼 [ kāi méi xiào yǎn ]
高兴愉快的样子。同“开眉展眼”。
白眼相看 [ bái yǎn xiāng kàn ]
看别人时眼睛朝上或旁边,现出白眼珠,表示轻蔑,不屑一顾,对人不礼貌。
抉目东门 [ jué mù dōng mén ]
抉:剔出;目:眼睛。指忠臣被谗诛杀。同“抉目吴门”。
目不别视 [ mù bù bié shì ]
眼睛不往别处看。形容精神集中,专心致志。亦作“目不旁视”。
胸中正,眸子瞭 [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ào ]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纯正,眼睛明亮
【成语拼音】xīn yǎn
【成语解释】(一)、心与眼。
(二)、谓有意做作以求人知。语本《庄子·列御寇》:“贼莫大乎德有心,而心有睫。”郭象注:“有心於为德,非真德也。夫真德者,忽然自得而不知所以德也。率心为德犹之可耳,役心於眉睫之间则伪已甚矣。”唐李德裕《慎独论》:“为德者尚不可以有心眼,况为恶者乎?”
(三)、指心计。
(四)、胸怀;度量。
(五)、见识;观察力。
(六)、心意;心思。
(七)、心底,内心。
(八)、心地,存心。
(九)、佛教语。谓心如眼,能洞察领悟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