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 [ shēng lǎo bìng sǐ ]
佛教指人的四苦,即出生、衰老、生病、死亡。今泛指生活中生育、养老、医疗、殡葬。
解发佯狂 [ jiě fà yáng kuáng ]
解发:把头发散开;佯:假装。散开头发假装癫狂。
深入膏肓 [ shēn rù gāo huāng ]
指毛病已经无可救药。
积劳成疾 [ jī láo chéng jí ]
积劳:长期劳累过度;疾:病。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治病救人 [ zhì bìng jiù rén ]
治好病把人挽救过来。比喻帮助犯错误的人改正错误。
无病呻吟 [ wú bìng shēn yín ]
呻吟:病痛时的低哼。没病瞎哼哼。比喻没有值得忧伤的事情而叹息感慨。也比喻文艺作品没有真实感情,装腔作势。
多愁善病 [ duō chóu shàn bìng ]
旧时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同“多愁多病”。
病急乱求医 [ bìng jí luàn qiú yī ]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病染膏肓 [ bìng rǎn gāo huāng ]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掎摭利病 [ jǐ zhí lì bìng ]
掎摭:指摘;利病:利害,好坏。形容品评优劣好坏
十眠九坐 [ shí mián jiǔ zuò ]
时躺时坐。形容病体难支。
苦药利病 [ kǔ yào lì bìng ]
良药苦口对病有好处。比喻严厉的劝诫或批评有利于人的进步
含血吮疮 [ hán xuè shǔn chuāng ]
吮:用口吸。用嘴吸出病人疮里的脓血。比喻将领十分关心爱护士卒
疾病相扶 [ jí bìng xiāng fú ]
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西子捧心 [ xī zǐ pěng xīn ]
指美女之病态,愈增其妍。
遗臭万世 [ yí chòu wàn shì ]
死后恶名流传,永远受人唾骂。同“遗臭万载”。
负薪之病 [ fù xīn zhī bìng ]
负薪:指有病。指背柴劳累,体力还未恢复
疥癣之病 [ jiè xuǎn zhī bìng ]
疥癣:一种皮肤病。比喻危害尚轻的祸患或无关紧要的问题
蚌病生珠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 ]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心腹之病 [ xīn fù zhī bìng ]
指体内致命的疾病。比喻严重的隐患。同“心腹之疾”。
外感内滞 [ wài gǎn nèi zhì ]
滞:滞留。中医术语,因风寒暑热而得病叫外感,湿热内伏称内滞。比喻内外交攻
积劳成病 [ jī láo chéng bìng ]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
病在膏肓 [ bìng zài gāo huāng ]
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同“病入膏肓”。
面如灰土 [ miàn rú huī tǔ ]
脸色如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恐惧。亦形容病态。
病急乱投医 [ bìng jí luàn tóu yī ]
病势沉重,到处乱请医生。比喻事情到了紧急的时候,到处求人或乱想办法。
【成语拼音】kuáng bìng
【成语解释】(一)、精神失常之病,疯癫病。《汉书·梁孝王刘武传》:“今 梁王 年少,颇有狂病。”
(二)、指患有疯癫症。《后汉书·文苑传下·祢衡》:“﹝ 衡 ﹞自称狂病,不肯往。”唐 刘餗《隋唐嘉话》卷中:“贞观 中,有 河内 人妄为妖言,大理丞 张藴古 以其素狂病,不当坐。”
(三)、疏狂之痼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