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民政策 [ yú mín zhèng cè ]
愚民:使人民愚昧。使人民变愚蠢的政策
政令不一 [ zhèng lìng bù yī ]
发出的命令不统一。形容军务或政务混乱。
画一之法 [ huà yī zhī fǎ ]
指全体遵行、无一例外的法令政策。
前车之鉴 [ qián chē zhī jiàn ]
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发擿奸伏 [ fā tī jiān fú ]
发:揭发。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形容治理政事精明
为民父母 [ wéi mín fù mǔ ]
这:作为,充当;父母:即父母官。担任地方行政长官。
梳文栉字 [ shū wén zhì zì ]
指训释文字。
牝鸡晨鸣 [ pìn jī chén míng ]
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同“牝鸡司晨”。
省刑薄敛 [ shěng xíng báo liǎn ]
省:减少;敛:征收。减省刑法,薄征赋税
州如斗大 [ zhōu rú dǒu dà ]
州:旧时行政区划名;斗:方形量器。州郡像斗一样大。形容地方很小
蚤朝晏退 [ zǎo cháo yàn tuì ]
朝:上朝;晏:晚。清早去上朝,很晚才结束。形容古代一些帝王勤于政事。
政荒民弊 [ zhèng huāng mín bì ]
荒:荒废,荒乱;弊:劳困,困疲。政治荒乱,百姓困疲
不屑教诲 [ bù xiè jiào huì ]
认为不值得教训。
前车已覆,后车当戒 [ qián chē yǐ fù,hòu chē dāng jiè ]
鉴:教训。比喻从前人的失败中得到的教训
前车可鉴 [ qián chē kě jiàn ]
鉴:引申为教训。指用前人的失败作为教训。
腐索捍马 [ fǔ suǒ hàn mǎ ]
索:粗的绳子;捍:拉、套。腐烂的粗绳子套马。比喻小心谨慎地处理政事。
考绩黜陟 [ kǎo jì chù zhì ]
黜陟:指官吏的进退升降。考核官吏的政绩好坏来决定升降
破矩为圜 [ pò jǔ wéi yuán ]
矩:画方形的工具;圜:圆。毁方为圆。比喻去严刑而从简政
独立王国 [ dú lì wáng guó ]
指抵制或不服从上级领导的行政区域或单位。
割据一方 [ gē jù yī fāng ]
凭借武力割占一个地区,与中央政权对立。亦作“各霸一方”。
买空卖空 [ mǎi kōng mài kōng ]
买卖双方都没有货款进出,只就进出之间的差价结算盈亏。也用来比喻政治上招摇撞骗的投机活动。
三马同槽 [ sān mǎ tóng cáo ]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北辰星拱 [ běi chén xīng gǒng ]
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四面环绕。旧时比喻治理国家施行德政,天下便会归附。后也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女中尧舜 [ nǚ zhōng yáo shùn ]
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大政方针 [ dà zhèng fāng zhēn ]
重大的政策与措施,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指针。
【成语拼音】xùn zhèng
【成语解释】(一)、旧时皇帝退位为太上皇,嗣皇帝仍须禀承训示处理大政,或皇太后垂帘听政,皆谓之“训政”。清 朱珪《<御制毓庆宫记>恭跋》:“丙辰元日,重光重轮,授璽於我皇上,以 毓庆宫 为重华之协,训政、听政者三年,所谓继德者如是之久而化成也。”清 黄遵宪《感事》诗:“授受元辰纪上仪,帝尧 训政典留貽。”何刚德《春明梦录》卷下:“孝钦太后 重出训政,引见迟至黎明,则微露倦勤意矣。”
(二)、指 孙中山 提出的建立“民国”程序的第二阶段。他把建立“民国”的程序分为军政、训政、宪政三个时期。主张在训政阶段施行约法,由政府派出经过训练、考试合格的人员,到各县筹备地方自治,并对人民进行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的训练。凡一省之内全部的县已实行自治,就可结束训政,开始宪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