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入定 [ lǎo sēng rù dìng ]
和尚静坐,使心定于一处,不起杂念,叫入定。形容人静静地端坐着。
奉道斋僧 [ fèng dào zhāi sēng ]
奉:信奉;斋僧:供僧人吃饭。指信教行善
不念僧面念佛面 [ bù niàn sēng miàn niàn fó miàn ]
不看僧面看佛面。
丰干饶舌 [ fēng gàn ráo shé ]
丰干:也作封干,唐代僧人名;饶舌:多嘴。不爱说话的人也会多嘴
齿落舌钝 [ chǐ luò shé dùn ]
指年老掉齿,说话不清楚。
鬓丝禅榻 [ bìn sī chán tà ]
鬓丝:指年老的人;禅榻:僧床。形容老人过的像僧人一样的清静生活
削发为僧 [ xuē fà wéi sēng ]
指剃去头发,出家为僧尼
田畯野老 [ tián jùn yě lǎo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蜀鄙二僧 [ shǔ bǐ èr sēng ]
蜀:四川;鄙:边境;僧:和尚。比喻穷与富不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条件
祝发空门 [ zhù fā kōng mén ]
指削发出家为僧尼。
披缁削发 [ pī zī xuē fà ]
缁:黑色僧衣。剃去头发披上僧衣。指出家为僧尼
三老五更 [ sān lǎo wǔ gēng ]
相传古代统治者设三老五更,以尊养老人。
恶虎不食子 [ è hǔ bù shí zǐ ]
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僧来看佛面 [ sēng lái kàn fó miàn ]
僧:和尚。和尚来了要看在佛的面子招待他。比喻看有关人士的面子对待来者
庞眉皓首 [ páng méi hào shǒu ]
形容老人相貌。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无米之炊 [ wú mǐ zhī chuī ]
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贵少贱老 [ guì shǎo jiàn lǎo ]
看重年轻力壮者而轻视年老体弱者。同“贵壮贱老”。
七老八小 [ qī lǎo bā xiǎo ]
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qiǎo fù nán wéi wú mǐ zhī chuī ]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返老还童 [ fǎn lǎo huán tóng ]
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老蚌生珠 [ lǎo bàng shēng zhū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打成一片 [ dǎ chéng yī piàn ]
原指形成一个整体。现多形容感情融洽,成为一体。
削发披缁 [ xuē fà pī zī ]
缁:黑色,借指僧人穿的黑色衣服。剃光头发,穿上僧衣。表示出家为僧。
老而益壮 [ lǎo ér yì zhuàng ]
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老大无成 [ lǎo dà wú chéng ]
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成语拼音】lǎo sēng
【成语解释】(一)、年老的和尚。唐 韩愈《与孟简尚书书》:“潮州 时,有一老僧号 大颠,颇聪明,识道理。”宋 陆游《夏夜泛舟书所见》诗:“山房犹復畏炎蒸,长掩柴门媿老僧。”清 郑燮《题画兰二十一则》之七:“昔游 天目山,与老僧坐密室中,闻幽兰香,不知所出。”
(二)、老和尚自称。《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老僧与檀越又有一段因缘,愿投宅上为儿,以报盖棺之德。”《儒林外史》第二十回:“居士,你但放心,説兇得吉。你若果有山高水低,这事都在我老僧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