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复子明辟(fuzimingbi)
成语繁体:復子明辟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成语出处:《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新唐书·裴炎传》:“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复子明辟是汉语词汇,拼音fù zǐ míng bì,出自《尚书·洛诰》。
春秋既盛,宜复子明辟。
今若复子明辟,贼不讨而解。
今海内未定,须得长君,待四方乂安,复子明辟。
朕当率前志,敬逊别宫,远惟复子明辟之义,以自绥养。
受遗辅政,屡遇废置,故齐王不明,不获思庸于亳;高贵冲人,不得复子明辟也。
初虽牝鸡司晨,终能复子明辟,飞语辩元忠之罪,善言慰仁杰之心,尊时宪而抑幸臣,听忠言而诛酷吏。
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远览复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阎皇后被迁离宫,本非自愿,诏文中曲为转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