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治乱存亡(zhiluancunwang)
成语繁体:治亂存亡
成语语法:联合式成语
成语解释:安定、祸乱、存续、灭亡,指国运的各种情况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察微》:“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例句:东汉·班固《汉书·杜周传》:“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
近义词:治乱兴亡
后妃之制,夭寿治乱存亡之端也。
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万物不同,而用之于人异也,此治乱存亡死生之原。
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
卷二十四国家的治乱存亡与人的生死寿夭一样都有自己的规律,并且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被人所认识和掌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