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扫地尽矣(saodijinyi)
成语繁体:掃地盡矣
成语解释:像扫地一样都没有了。比喻破坏得彻底。也比喻面子、威风丢失干净。
成语出处:《汉书•魏豹田儋韩信传赞》:“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尽矣。”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结构:ABCD式成语
成语例句:祝公身为国子先生,而作此丑态,五经扫地尽矣。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六回
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昔高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可谓雄强,唐兵一临,扫地尽矣。
不谓泥蟠未伸,俄逢丧乱,銮舆巡省崤函,鲸鲵逋窜山林,前志扫地尽矣。
苏轼云:自颜柳氏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重之以国宝启乱,加之以元显嗣虐,而祖宗之遗典,群公之旧章,莫不叶散冰离,扫地尽矣。
苏东坡曾说:唐代书法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大抵一制度之颁行之平均不盈半年,旋即有反对之新制度起而摧翻之,使全国民彷徨迷惑,莫知适从,政府威信,扫地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