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名称:无源之水,无本之木(wuyuanzhishui,wubenzhimu)
成语繁体: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成语语法:复句式成语
成语解释: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成语出处:《左传·昭公九年》:“我在伯父,犹衣服之有冠冕,木水之有本原。”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八字成语
成语用法:作宾语;指没有基础的事物
是否常用:常用
成语例句:理性的东西所以靠得住,正是由于它来源于感性,否则理性的东西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毛泽东《实践论》)
近义词:无源之水
英文翻译:(like) water without a source,or a tree without roots
源:水源;本:树根。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哼,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岂能长久?
没有了健康,生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日营营,却劳枯无常。
如果没有创意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了资本,企业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法生存。
显然纯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一种贼喊捉贼的伎俩。
这表明京房的这种思维模式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没有粮草支援的军队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游俊不得不担忧。
如果没有人类的实践活动,文化积累就无从开始,文化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今天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有着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