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智虞愚 [ qín zhì yú yú ]
春秋时期虞国大夫百里奚无所作为,虞亡后入秦,辅佐穆公建立霸业。指一个人的才能只有在适当的环境中才能发挥
公侯干城 [ gōng hóu gān chéng ]
公、侯:古时爵位;干:盾;城:城池;干城:比喻捍卫。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公平交易 [ gōng píng jiāo yì ]
公平合理的买卖。
假公营私 [ jiǎ gōng yíng sī ]
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外愚内智 [ wài yú nèi zhì ]
智:聪慧。外形笨拙憨厚,内心机智聪明
货赂公行 [ huò lù gōng xíng ]
赂:贿赂;公行:公开。公开用金钱、财物收买别人进行不正当的活动。
托公行私 [ tuō gōng xíng sī ]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明昭昏蒙 [ míng zhāo hūn méng ]
昭:明白;蒙:愚昧无知。聪明而通晓事理,愚昧而不明事理。
公公道道 [ gōng gong dào dào ]
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欺公罔法 [ qī gōng wǎng fǎ ]
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公明正大 [ gōng míng zhèng dà ]
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奉公不阿 [ fèng gōng bù ē ]
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拙手钝脚 [ zhuō shǒu dùn jiǎo ]
钝:愚钝。形容动作不灵活
公私两便 [ gōng sī liǎng biàn ]
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托公报私 [ tuō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公之于众 [ gōng zhī yú zhòng ]
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众人广坐 [ zhòng rén guǎng zuò ]
犹大庭广众。人多而公开的场合。
虚堂悬镜 [ xū táng xuán jìng ]
旧时比喻地方官廉明公正。
洁己从公 [ jié jǐ cóng gōng ]
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同“洁己奉公”。
以公灭私 [ yǐ gōng miè sī ]
指出以公心而去掉个人的私情或恩怨。
点滴归公 [ diǎn dī guī gōng ]
点滴:比喻细微的东西。指公家的东西都要交给公家
弃公营私 [ qì gōng yíng sī ]
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冥顽不灵 [ míng wán bù líng ]
冥顽:愚钝无知;不灵:不聪明。形容愚昧无知。
【成语拼音】yú gōng
【成语解释】(1).“愚公移山”故事的主人公。亦常用以比喻作事有顽强毅力、不怕困难的人。 宋 辛弃疾 《玉楼春·用韵答傅岩叟叶仲洽赵国兴》词:“青山不解乘云去,怕有 愚公 惊着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人容鼓吏之狂,世笑 愚公 之癖。” 清 陈维崧 《洞仙歌·善权洞》词:“天风忽下,劈破青红茧, 夸父 、 愚公 费裁剪。”(2).泛指隐者。 唐 高适 《封丘作》诗:“州县才难适,云山道欲穷。揣摩慙黠吏,栖隐谢 愚公 。” 唐 杜甫 《赠比部萧郎中十兄》诗:“ 中散 山阳 锻, 愚公 野谷邨。”参见“ 愚公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