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问之学 [ jì wèn zhī xué ]
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香火不绝 [ xiāng huǒ bù jué ]
指信神者所供养的香烛不断绝。亦作“香火不断”。
炉火纯青 [ lú huǒ chún qīng ]
纯:纯粹。道士炼丹,认为炼到炉里发出纯青色的火焰就算成功了。后用来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赴汤跳火 [ fù tāng tiào huǒ ]
赴:去,走向;汤:开水。沸水敢蹚,烈火敢跳。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yě huǒ shāo bù jìn,chūn fēng chuī yòu shēng ]
野火不能烧尽野草,春天一到野草又长出来了。比喻富有生命力的事物,任何力量也扼杀不了
明火执杖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原指公开抢劫。后比喻公开地、毫不隐藏地干坏事。
香火姻缘 [ xiāng huǒ yīn yuán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用来比喻彼此意志相投。
披发文身 [ pī fà wén shēn ]
古代吴越一带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风俗。头发披散,身刺花纹。
多闻强记 [ duō wén qiáng jì ]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惹火烧身 [ rě huǒ shāo shēn ]
惹:引;身:本身。引火烧自己。比喻自找麻烦或自找苦吃。
出于水火,登之衽席 [ chū yú shuǐ huǒ,dēng zhī rèn xí ]
登:加上;衽席:床席。把人从水火中拉出来放到床上。比喻解救危难中的人们
远水救不了近火 [ yuǎn shuǐ jiù bù liǎo jìn huǒ ]
远距离的水熄灭不了就在附近的火。比喻缓慢的纠正或抵制邪恶的东西不可能应付紧急的状态
照萤映雪 [ zhào yíng yìng xuě ]
利用萤火虫的光和白雪的映照读书,形容刻苦地读书精神
趁夥打劫 [ chèn huǒ dǎ jié ]
趁火打劫
诗书礼乐 [ shī shū lǐ lè ]
古代儒家六经即《诗经》、《尚书》、《周礼》、《仪礼》、《礼记》、《乐经》
涂炭生灵 [ tú tàn shēng líng ]
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付诸一炬 [ fù zhū yī jù ]
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立马追镫 [ lì mǎ zhuī dèng ]
极言火速。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烟囱吐豪气,炉心滚热浪,平炉王立马追镫要出钢。”
千难万险 [ qiān nán wàn xiǎn ]
形容困难和危险极多。
明火执仗 [ míng huǒ zhí zhàng ]
明:点明;执:拿着;仗:兵器。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形容公开抢劫或肆无忌惮地干坏事。
镌心铭骨 [ juān xīn míng gǔ ]
镌:雕刻。意同“刻骨铭心”。形容永记不忘。
有脚书厨 [ yǒu jiǎo shū chú ]
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付之一炬 [ fù zhī yī jù ]
付:给;之:它;炬:火把。一把火给烧了。
水火兵虫 [ shuǐ huǒ bīng chóng ]
指使古书遭受损毁的四种灾害:水灾、火灾、战乱和书蠹。也泛指各种天灾人祸。
风高放火,月黑杀人 [ fēng gāo fàng huǒ,yuè hēi shā rén ]
风高:风非常大。月黑:指黑夜。趁风大放火,趁黑夜杀人。形容盗匪趁机作案的行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