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可否 [ jìn tuì kě fǒu ]
指进升合格者,黜退不合格者。
韩信登坛 [ hán xìn dēng tán ]
汉王刘邦设立拜将坛,用极为隆重的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后指授予要职,委以重任。
食不知味 [ shí bù zhī wèi ]
形容心里有事,吃东西也不香。同“食不甘味”。
铭心镂骨 [ míng xīn lòu gǔ ]
形容感受极深,永记不忘。
有口皆碑 [ yǒu kǒu jiē bēi ]
碑:指记功碑。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人人称赞。
史不绝书 [ shǐ bù jué shū ]
书:指记载。史书上不断有记载。过去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
公而忘私,国而忘家 [ gōng ér wàng sī,guó ér wàng jiā ]
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形容一心为公为国
见危致命 [ jiàn wēi zhì mìng ]
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同“见危授命”。
博闻强志 [ bó wén qiáng zhì ]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尺籍伍符 [ chǐ jí wǔ fú ]
指记载军令、军功的簿籍和军士中各伍互相作保的守则。
授手援溺 [ shòu shǒu yuán nì ]
授手:伸手;溺:淹没。伸手去救落水的人。比喻救援苦难的人
耒耨之教 [ lěi nòu zhī jiào ]
耒耨:农具。农事耕作方法的传授。指教民务农
衣锦荣归 [ yī jǐn róng guī ]
旧指富贵以后回到故乡。含有向乡里夸耀的意思。
若存若亡 [ ruò cún ruò wáng ]
有时记在心里,有时则忘记掉。用以形容若有若无,难以捉摸。
历朝圣训 [ lì cháo shèng xùn ]
前几代皇帝的遗训。比喻旧的教条
千古罪人 [ qiān gǔ zuì rén ]
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没身不忘 [ méi shēn bù wàng ]
没身:终身。一辈子不能忘记
漠不关心 [ mò bù guān xīn ]
漠:冷淡。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匪朝伊夕 [ fěi cháo yī xī ]
①不止一日。②非晨即夕。极言时间之短。
云消雾散 [ yún xiāo wù sàn ]
象烟云消散一样。比喻事物消失得干干净净。
琅琅上口 [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琅琅:玉石相击声,比喻响亮的读书声。指诵读熟练、顺口。也指文辞通俗,便于口诵。
长辔远御 [ cháng pèi yuǎn yù ]
①放长缰绳,驾马远行。比喻帝王用某种政策、手段羁縻边远地区。②比喻驾驭创作手段从容达到写作的理想境界。
应天授命 [ yìng tiān shòu mìng ]
顺应天意,承受天命
目成心许 [ mù chéng xīn xǔ ]
目成:以目传情,心意相通。许:允许;许诺。形容男女双方以眉目传情,互通爱慕之意,心里暗暗相许。亦作“目成眉语”、“目…
万里之任 [ wàn lǐ zhī rèn ]
指到很远的地方任职。多指藩臣之任。
【成语拼音】shòu jì
【成语解释】佛教语。梵语的意译。谓佛对菩萨或发心修行的人给予将来证果、成佛的预记。《法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同号曰‘普明’,转次而授记。” 唐 岑勋 《西京千佛寺多宝佛塔感应碑》:“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宋 洪迈 《夷坚丙志·寿昌县君》:“ 月上女 以辨才闻道,如来授记,转女身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