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国之音 [ wáng guó zhī yīn ]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宣之使言 [ xuān zhī shǐ yán ]
宣:疏通,宣导。宣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
民康物阜 [ mín kāng wù fù ]
阜:多。人民平安,物产丰富。形容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景象。
披霜冒露 [ pī shuāng mào lòu ]
冒:冲。身披寒霜,头顶寒露。形容星夜兼程赶路
暴敛横征 [ bào liǎn héng zhēng ]
指强征捐税,搜刮人民财富。
寒灰更燃 [ hán huī gèng rán ]
寒灰:冷却了的灰烬;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失势的人重新得势。也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赏罚不信 [ shǎng fá bù xìn ]
信:信用。赏赐与惩罚不能取信于民
冰天雪窖 [ bīng tiān xuě jiào ]
形容极为寒冷。
涂炭生灵 [ tú tàn shēng líng ]
涂:泥沼;炭:炭火;生灵:百姓。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与民休息 [ yǔ mín xiū xī ]
与:帮助;休息:修养生息。帮助人民休养生息
送暖偎寒 [ sòng nuǎn wēi hán ]
元曲中指暗中为男女私情牵线撮合。也指男女偷情苟合,幽会叙情。后比喻奉承拍马。也比喻对人关切。同“送暖偷寒”。
荒无人烟 [ huāng wú rén yān ]
人烟:指住户、居民,因有炊烟的地方就有人居住。形容地方偏僻荒凉,见不到人家。
民无信不立 [ mín wú xìn bù lì ]
无信:缺乏信任;不立:立不起来人民如果对国家缺乏信任,这个国家就不稳固。
济世爱民 [ jì shì ài mín ]
济:救助,接济;爱:关爱。匡济艰危世道,恤爱苦难民众
率兽食人 [ shuài shòu shí rén ]
率:带领。带着野兽来吃人。比喻统治者虐害人民。
士农工商 [ shì nóng gōng shāng ]
古代所谓四民,指读书的、种田的、做工的、经商的。
含蓼问疾 [ hán liǎo wèn jí ]
蓼:一种苦味水草。不顾辛苦,慰问疾病。旧时比喻君主安抚军民,跟百姓同甘共苦。
反攻倒算 [ fǎn gōng dǎo suàn ]
指被打倒的阶级敌人或反动势力纠集起来向革命人民进行反扑报复。
民不安枕 [ mín bù ān zhěn ]
安:安稳。人民不能安心睡觉。形容生活极不稳定
截胫剖心 [ jié jìng pōu xīn ]
砍断足胫,剖开心胸。后以“截胫剖心”为暴君酷虐残民之典。
寒风侵肌 [ hán fēng qīn jī ]
形容天气寒冷。
祸国误民 [ huò guó wù mín ]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渊鱼丛爵 [ yuān yú cóng jué ]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人神同嫉 [ rén shén tóng jí ]
人与神都憎恨厌恶。极言民怨之甚。同“人神共嫉”。
立木南门 [ lì mù nán mén ]
立木:竖木于地上。用具体事实来证明新的法令、制度一定要推行开来。多用于形容取信于民。
【成语拼音】hán mín
【成语解释】贫民;受冻之民。《汉书·王莽传下》:“乃二月癸巳之夜,甲午之辰,火烧 霸桥 ,从东方西行,至甲午夕,桥尽火灭。大司空行视考问,或云寒民舍居桥下,疑以火自燎,为此灾也。” 汉 荀悦 《申鉴·政体》:“下有飢民,则上不备膳;下有寒民,则上不具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