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无辜 [ píng bái wú gū ]
指清白无罪。
无如奈何 [ wú rú nài hé ]
指无可奈何。
无计可奈 [ wú jì kě nài ]
指无法可施。同“无计奈何”。
无千待万 [ wú qiān dài wàn ]
指不计其数;极多。同“无千无万”。
渺无音信 [ miǎo wú yīn xìn ]
指毫无消息。亦作“渺无音讯”。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茫无端绪 [ máng wú duān xù ]
毫无头绪,纷乱缺乏条理。
无父无君 [ wú fù wú jūn ]
孟轲斥责墨翟、杨朱之语。后以讥刺无伦常者。
略无忌惮 [ lüè wú jì dàn ]
毫无畏惧。形容非常放肆。
无冬无夏 [ wú dōng wú xià ]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龙楼凤阙 [ lóng lóu fèng què ]
指帝王宫阙。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 [ shàng wú piàn wǎ xià wú lì zhuī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无依无靠 [ wú yī wú kào ]
形容孤苦无依。
有口无行 [ yǒu kǒu wú xíng ]
有虚言而无德行。
斫琱为朴 [ zhuó diāo wéi pǔ ]
指去掉雕饰,崇尚质朴。亦指斫理雕弊之俗,使返质朴。同“斫雕为朴”。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 zhī wú bù yán,yán wú bù jìn ]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
补偏救弊 [ bǔ piān jiù bì ]
偏:偏差;弊:赞美。补救偏差漏洞,纠正缺点错误。
疏而不漏 [ shū ér bù lòu ]
意思是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一勇之夫 [ yī yǒng zhī fū ]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目无法纪 [ mù wú fǎ jì ]
不把国家法律放在眼里。形容胡作非为,无法无天。
玲珑透漏 [ líng lóng tòu lòu ]
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同“玲珑剔透”。
正直无邪 [ zhèng zhí wú xié ]
公正而无私心。
征敛无度 [ zhēng liǎn wú dù ]
征:征收。敛:聚。指统治者无限度地强征捐税,搜刮百姓财富。亦作“征敛无期”。
千疮百孔 [ qiān chuāng bǎi kǒng ]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坏的程度严重。
一网打尽 [ yī wǎng dǎ jìn ]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成语拼音】wú lòu
【成语解释】(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