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兵天将 [ tiān bīng tiān jiàng ]
旧指天上的军队和将领。也比喻本领高强的人们。
有目如盲 [ yǒu mù rú máng ]
盲:瞎。虽有眼睛,如同瞎子。指人缺乏见识,或不识大体
胸怀坦白 [ xiōng huái tǎn bái ]
坦白:坦率。形容心地纯洁,待人诚恳,光明正大
鹏路翱翔 [ péng lù áo xiáng ]
鹏路:远大前程;翱翔:飞翔。比喻人奋进在远大前程上
大车无輗 [ dà chē wú ní ]
輗:古代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大车没有輗难以前进。比喻人不守诚信难以立足
风云人物 [ fēng yún rén wù ]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夏雨雨人 [ xià yǔ yǔ rén ]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烘堂大笑 [ hōng táng dà xiào ]
形容满屋的人同时大笑。
雪泥鸿爪 [ xuě ní hóng zhǎo ]
雪泥:融化着雪水的泥土。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耸人听闻 [ sǒng rén tīng wén ]
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如失左右手 [ rú shī zuǒ yòu shǒu ]
好像失去了左手和右手一样。比喻失去了得力的助手。
如左右手 [ rú zuǒ yòu shǒu ]
象自己的左右手一样。比喻极得力的助手。也比喻两者关系极为密切或配合得很好。
浩气凛然 [ hào qì lǐn rán ]
浩气:即正气,刚直正大的精神;凛然:严肃,令人敬畏的样子。浩然之气令人敬畏。
惊魂夺魄 [ jīng hún duó pò ]
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风流人物 [ fēng liú rén wù ]
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观于海者难为水 [ guān yú hǎi zhě nán wéi shuǐ ]
观:看。看过大海再看江河就觉得没有什么可看的。比喻见过大世面的人眼界高
大地春回 [ dà dì chūn huí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七拉八扯 [ qī lā bā chě ]
①指漫无边际地闲谈。②指乱拉来一大堆人。
吮痈噬痔 [ shǔn yōng shì zhì ]
吮:用嘴吸;痈:毒疮;噬:咬。指用口舌为人舔吸疮痔上的脓血。比喻卑劣地奉承人
大材小用 [ dà cái xiǎo yòng ]
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涣发大号 [ huàn fā dà hào ]
犹言涣汗大号。指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也指帝王发布号令。
饿殍遍野 [ è piǎo biàn yě ]
殍:人饿死后的尸体。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老百姓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梁上君子 [ liáng shàng jūn zǐ ]
梁:房梁。躲在梁上的君子。窃贼的代称。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
渺无人踪 [ miǎo wú rén zōng ]
很少看见人的踪影,形容空旷寂静。
鬼头鬼脑 [ guǐ tóu guǐ nǎo ]
鬼:形容人阴险狡诈。形容行为举止诡秘,不光明正大。
【成语拼音】shàng dà rén
【成语解释】旧时学童入学,教师多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等语,供描红习字之用。取其笔划简单,便于学童诵读习写。按, 敦煌 写本已有此语。《续传灯录》卷十二及《五灯会元》等书亦有记载,文字稍有变更。盖自 唐 末起已作为学童习字的启蒙教材。后因以“上大人”比喻极简单浅近的文字。 宋 朱熹 《答潘叔昌书》:“天上无不识字底神仙,此论甚中一偏之弊,然亦恐只学得识字,却不曾学得上天,即不如且学上天耳。上得天了,却旋学上大人亦不妨也。”《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有便有几十个秀才,但是认得两个上大人的字脚,就进了学。” 清 钱大昭 《迩言》卷五:“今童子初就傅,往往写‘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二’云云,不过取其笔画少而便习耳。后读 元 方回 诗云:‘忽到古稀年七十,犹思上大化三千。’乃知由来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