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之尊 [ jiǔ wǔ zhī zūn ]
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一人有庆 [ yī rén yǒu qìng ]
常用为歌颂帝王德政之词。
黼衣方领 [ fǔ yī fāng lǐng ]
华贵的服饰。借指王公显贵。
燕昭好马 [ yān zhāo hǎo mǎ ]
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济时行道 [ jì shí xíng dào ]
济:救助。拯救时世,推行王道仁教
龙兴云属 [ lóng xīng yún shǔ ]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
面有菜色 [ miàn yǒu cài sè ]
形容因饥饿而显得营养不良的样子。
观者如云 [ guān zhě rú yún ]
观看的人就象行云一样密集。形容围看的人非常多。
论辩风生 [ lùn biàn fēng shēng ]
议论辩驳,极生动而又风趣。
涣发大号 [ huàn fā dà hào ]
犹言涣汗大号。指帝王号令,如人之汗,一出不复收。也指帝王发布号令。
社稷之臣 [ shè jì zhī chén ]
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国家。春秋时对作大国附庸的小国的称谓。指身负国家重任的大臣
七湾八扭 [ qī wān bā niǔ ]
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也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同“七湾八拐”。
瞻天恋阙 [ zhān tiān liàn què ]
瞻:视,望;阙:古代宫殿外的高建筑物;天、阙:借指帝王。仰望、依恋帝王,形容臣下留恋朝廷
舟水之喻 [ zhōu shuǐ zhī yù ]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裂冠毁冕 [ liè guàn huǐ miǎn ]
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南面称孤 [ nán miàn chēng gū ]
南面:面朝南;孤:皇帝、王侯的谦称。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接连不断 [ jiē lián bù duàn ]
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玉烛调和 [ yù zhú tiáo hé ]
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
补过拾遗 [ bǔ guò shí yí ]
拾遗:纠正帝王的过失。填补、纠正帝王的过失。也指匡正、改掉自己的过失、缺点。
走鸾飞凤 [ zǒu luán fēi fèng ]
莺:古作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疾走着的鸾,飞舞着的凤。形容建筑物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规矩绳墨 [ guī jǔ shéng mò ]
规矩:画圆、方的工具;绳墨:量平直的工具。指应当遵守的标准、法则。
复子明辟 [ fù zǐ míng bì ]
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
燃犀温峤 [ rán xī wēn qiáo ]
比喻能敏锐地洞察事物。
圣人之年 [ shèng rén zhī nián ]
谓五十岁。《论语·述而》:“子曰:‘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 邢昺 疏:“此章 孔子 言其學《易…
久而不匮 [ jiǔ ér bù kuì ]
指物资储蓄充足,不缺乏供应。
【成语拼音】qī wáng
【成语解释】(1).指七国。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史传》:“及至纵横之世,史职犹存。 秦 并七王,而 战国 有《策》。”《晋书·地理志上》:“陵夷至於 战国 ,遂有七王。”原注:“ 韩 、 魏 、 赵 、 燕 、 齐 、 秦 、 楚 。”(2).指 汉景帝 时 吴 、 楚 、 赵 、 胶西 、 济南 、 菑川 、 胶东 等七个叛乱的诸侯王。 明 徐光启 《闻楚变有感》诗:“我闻 汉景 时,作难自七王。”(3). 南宋 追封 高宗 时抗金诸将 韩世忠 为 蕲王 、 刘安世 为 鄜王 、 张俊 为 循王 、 岳飞 为 鄂王 、 杨存中 为 和王 、 吴玠 为 涪王 、 吴璘 为 信王 ,合称七王。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名臣下·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