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常足 [ zhī zú cháng zú ]
人没有过多的要求就能时常觉得满足、快乐
言提其耳 [ yán tí qí ěr ]
揪着他耳朵。指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子皆豚犬 [ zǐ jiē tún quǎn ]
豚:小猪。对人称自己儿子的谦词
挝耳挠腮 [ zhuā ěr náo sāi ]
挝:敲击。抓抓耳朵,搓搓脸颊。形容窘迫的样子
接耳交头 [ jiē ěr jiāo tóu ]
接耳:嘴凑近耳朵;交头:头靠着头。形容靠得很近,低声交谈
筋信骨强 [ jīn xìn gǔ qiáng ]
信:同“伸”,伸展。筋能伸展,骨骼强健。形容身体强壮。
眼观鼻,鼻观心 [ yǎn guān bí ,bí guān xīn ]
古代静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指精神集中,心不旁骛的神态
视若儿戏 [ shì ruò ér xì ]
比喻不当一回事,极不重视。同“视同儿戏”。
大发议论 [ dà fā yì lùn ]
发:表达,传达。尽情地发表各种意见和评论。
云雾之盛,顷刻而讫 [ yún wù zhī shèng,qǐng kè ér qì ]
盛:大;顷刻:一会儿;讫:完结。云雾再大,转眼间就会散净。比喻某种势力不会长久
面红过耳 [ miàn hóng guò ěr ]
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疑神见鬼 [ yí shén jiàn guǐ ]
形容非常多疑。同“疑神疑鬼”。
美如冠玉 [ měi rú guān yù ]
冠:帽子。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任其自然 [ rèn qí zì rán ]
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发蒙振聩 [ fā mēng zhèn kuì ]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妄自尊大 [ wàng zì zūn dà ]
过高地看待自己。形容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眼里。
高才大学 [ gāo cái dà xué ]
高才:才能杰出。大学:学识渊博。才能高超,学识渊博。亦作“高才博学”、“高才硕学”。
肠肥脑满 [ cháng féi nǎo mǎn ]
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脑满:指肥头大耳。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饱饱的,养得胖胖的。
撅竖小人 [ juē shù xiǎo rén ]
撅竖:卑鄙,恶劣。对卑劣小人的蔑称。
荡气回肠 [ dàng qì huí cháng ]
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回肠荡气 [ huí cháng dàng qì ]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洗耳恭听 [ xǐ ěr gōng tīng ]
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幺弦孤韵 [ yāo xián gū yùn ]
指小曲的音韵,与具备各种乐曲乐器的大乐相对。
不堪入耳 [ bù kān rù ěr ]
堪:可,能;入耳:听。指说的话使人听不进去(多指脏话)。
振聋发聩 [ zhèn lóng fā kuì ]
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成语拼音】dà ěr ér
【成语解释】指 刘备 。 备 耳大,能自顾见之,故称。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汉书·吕布传》:“﹝ 曹操 ﹞乃命缓 布 缚。 刘备 曰:‘不可,明公不见 吕布 事 丁建阳 、 董太师 乎?’ 操 頷之。 布 目 备 曰:‘大耳儿最叵信!’” 明 陈刚中 《白门》诗:“ 布 死城南未足悲, 老瞒 可是算无遗,不知别有三分者,只在当时大耳儿。”亦称“ 大耳翁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先主志》:“公曰:‘大耳翁未之觉也。’”